“曹州梆子”,系指历史上对山东梆子的称呼;又名“高调梆子,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调”。又因其激越高昂的特征,群众又称“舍命梆子腔”。 历史上的曹州梆子与平调、莱芜梆子以及苏北、皖北的“沙河调”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而与豫东的“祥符调”关系则更为密切。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菏泽的戏曲活动就已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大声腔,即"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在这里都有充分的展现及融汇发展。“曹州梆子”即是山陕梆子流传到山东后,结合本地方言,并受到当地其他剧种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影响范围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泰安。
其源出自陕西“同州梆子”,原唱“大本腔”,后来参合“河南梆子”、“豫东调”的唱法,尾音使假嗓翻高,乃成为“二本腔”。这说明“高调梆子”的形成,除源出“同州梆子”外,兼具有“豫东调”和流行安徽一带的“淮调”的影响。“高调梆子”在鲁西一带虽然自成一体。但除“梆子”外参有一部分所谓“笛戏”,或称“大笛罗罗”,其唱调近似“吹腔”,实则为“耍孩儿”调和以笛子,因有其它杂曲,乃统稳“笛戏”,至其主要声腔,则仍为“梆子”。
在清代末年,“曹州梆子”已由农村进入城市,同时也有了科班的组设。到辛亥革命后,虽因军阀混战,不能获得正常发展,但仍有一些知名的艺人间作演出如王锡堂(桂花油)、刘德润(红脸王)、黄儒秀、赵义庭、孙子高等。在民国初年“河南梆子”的“豫西调”还不流行的时候,这班角色,都曾被邀到开封演唱。
曹州梆子历史渊源
山东梆子是山东省优秀、卓越、完美、成熟的古老戏曲剧种。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生成发展历史。
我们今天所说的山东梆子,是近现代人给它起的有地域属性的名字。时间不过五六十年。如前所说,早期的戏曲多以腔、调称之,远在明末清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剧种叫做“高调”,因为它属于梆子腔系统所以又称“高调梆子”。高,是因它定弦的调门高,以区别于河南、菏泽一带流行的平调(即今大平调)。高调,高调梆子又简称“高梆”。以菏泽(旧曹州府治)为流行中心的俗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流行中心的俗称“汶上梆子”。 汶上梆子又称“下路调”,下路调是因它由西而东的流布程序所确定的。
需要指出的是,曹州梆子、汶上梆子的区别不是以历史上固有的府州行署区划所能够明确割裂开的。商路是戏路,水路是戏路。民风民俗,语音情趣也是戏路。虽说历史上交通讯息不够发达,却是某一个地域的观众喜爱什么剧种、剧目乃至名角、声腔也都是慕名言传,约定俗成的。另外,音乐旋律的区别,演员个人表演风格的不同,都是剧种流派划分的要点。尤其是声腔归韵方面,正如明王骥德在《曲律·论腔调第十》中所说的“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所以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讲,在山东由北至南,基本是冠县、莘县、阳谷、梁山、郓城、巨野、金乡、鱼台、微山包括其县属区域,以东是汶上梆子的流行区域,以西则属曹州梆子的流行范畴。曹州梆子还应包括向河南省的开拓发展区域。
曹州梆子、汶上梆子虽都同属高调,但是在艺术表现风格、艺术追求探寻上却分属于两个不同流派。它们在演出剧目、行当体制、传统程式、用韵声口、师徒传承诸方面都不尽一致。
曹州梆子和豫东南、皖北的“沙河调”以及河南的“豫东调”、“祥符调”关系异常密切,是形成两个流派的直接原因。或者说是传承途径与发展演变的不同而出现的情况。简单地说,曹州梆子较多表现的是一些神话传说、家庭伦理、男女爱情以及民间生活的剧目。生旦戏较多。
汶上梆子则以历史题材的宫廷生活和政治军事斗争以及草莽英雄的演义故事为表现层面。袍带戏多,蟒靠戏多,黑红花脸武打戏和大青衣戏是其主流,即是以“大门头”为头牌的表演格局。
这种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即它不是一种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体制,而是一种形式上不断变化的复合体。或者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部现象。在高调梆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汶上梆子也有生旦戏的剧目,曹州梆子也有许多黑红花脸武打戏和青衣戏。一般是因人、因时、因科班班社和观众不同才出现的情况。所以,对于山东梆子的两种流派既要溯其源,又要观其变,才能客观的理解分析。无论怎样说这都是一种良性发展。曹州梆子与豫东调、祥符调甚至是沙河调的艺术交流,首先是扩大了高调梆子的流行区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改善了剧种表现风格单一的局面,在声腔艺术和程式技艺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为鲁豫两省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从而使山东梆子的影响范围也日益加深,扩展。
山东梆子究竟源自何处,以及它的流变过程和生成年代是不少从业人员所关注的。长期以来戏曲艺术遭受歧视,为士大夫之族所不齿,地方志中也很少记载,笔记杂著,为数寥寥。可以说,历史上的文字记载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在研究比较的过程中就要借助有限的文字资料和参考老艺人的口述解说加以分析认识。
(1)清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院本之后,演而为曼绰(注:俗称高腔,在京师者称京腔),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陕西人歌之为秦腔。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加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是秦声与昆曲体固同也。”(此引文是说梆子戏起源于陕西、山西,即今所说“山陕梆子”,流传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而起了变化,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梆子腔。)
(2)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秦腔明代已有……此调有山陕调、直隶调、山东调、河南调之分。”(此引文是说梆子戏的生成年代及其分属。作为梆子腔系,山东与河南有明确的区分。)
(3)齐如山在《中国戏剧源自西北》一文中说:“……梆子腔……来源于陕西的秦腔,如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省的梆子腔、老梆子,山东省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省的大梆子戏等等,都是由秦腔演变来的。”
(4)范紫东在《法曲之源流》中说:“秦腔入河东,为蒲州梆子、东路梆子、老梆子、河北梆子等,入北京为京梆子……越太行而入山东,为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梆子等。出潼关而河南为豫西梆子、祥符调等,其流入南部者为四川梆子、云贵梆子、江浙之南梆子等。”(范紫东先生,陕西乾县人,是秦腔作家和戏剧评论大家。《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载有条目。此引文重点介绍秦腔生成之后的四个方向的流传途经。其中,“越太行而入山东”的梆子戏与“出潼关而河南”豫西调、祥符调,两者不是一个出处。文中还清楚说明“河南梆子”(即豫东调)与“曹州梆子”是同源同流。并且是由曹州至河南商丘的流程。据此而讲,所谓“山东梆子是从河南开封传过来的”论断,不可取矣。)
(5)欧阳予倩在《秦腔》中说:“陕西梆子分东路和西路……魏长生带到北京的西路秦腔,可能是陕西的西路梆子,是起于甘肃的腔调……东路梆子传到山西,与当地的民间曲调结合成为山西梆子。”
(6)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中说:“陕西的秦腔,旧名乱弹……从清代康熙年间的‘秦优新声’开始,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所谓山陕梆子,即从未断其踪迹。”他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还说:“梆子腔……其源虽或出于陕甘一带的‘秦腔’、‘西秦腔’。而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俱各有其本地梆子,似即《秦云撷英小谱》所谓‘即其本土所近者少变之。”
(7)祝肇年在《中国戏曲》中,说及流行于各地的梆子戏认为:“可能是在当地民间戏曲的基础上,接受了秦腔、蒲州梆子的影响而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也许更早一些。”
(8)常静之在《论梆子腔》中说:“可以认定梆子腔兴起的地区是西起平凉、天水,东至陕州、蒲州,横贯陕西关中的这样一个范围的地带。”
以上是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清中期及近代以来人们对于各地梆子腔成因的看法,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即是说,梆子腔是黄河流域的地方戏,虽有多种,根源只有一个,都是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
曹州梆子剧目概况
以往能演的剧目,有六百多出,角色多以生(红脸)、净(黑脸)的“袍带戏”为主,亦有部分民间生活故事戏。常演者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南》、《雷镇海征北》。此外则为“老十八本”,如《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驹》、《金台将》、《百花咏》(郭子仪事)、《富贵图》、《老边庭》、《龙门阵》、《佛手橘》、《双玉镯》、《玉虎坠》、《全忠孝》、《江东战船》、《宇宙锋》、《虎邱山》、《二进宫》、〈天赐鹿》、《马龙记》等。这些剧目,大抵为首尾完整的全本戏,比方《老边庭》,即“杨家将”故事,其所包括的单折,有《闯幽州》、《两狼山》、《雁门关》、《李陵碑》、《窜御状》、《拿潘》、《提寇》、《审潘》、《阴审》、《密松林》等
曹州梆子科班分布
鲁西南是“曹州梆子”的主要发源地。早在明末就有本地梆子戏存在,清初已相当流行了。从清代初期至建国前的二百多年间,曹州梆子班社遍及菏泽各地。较有名的有:
菏泽市曹楼曹家班、锅饼口刘惠廷班、张丕荣班、龙王冯班;
定陶的大兴班、车山义堂公班;
曹县的牛家班,吕围子班、孙老家班、
巨野的大姚班、大义集班、田状元班;
郓城县的福盛班、王沙窝班、八班;
东明县的两三义堂班;
单县的黄鹤楼班;
鄄城县的吕家庄大吕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
成武县的三班等
梁山县的寿张集井班。
此外,黄河以北的莘县、临沂地区的费县以及河南的范县等地,也都先后成立过曹州梆子班社。
约在公元1900年前后,巨野县创办了女班,“曹州梆子”开始有女演员登台,其他班社也陆续增添了女演,员扮演旦角。
这些班社培养了一批批的优秀演员,如人称戏子状元的红脸岳登鹏、黑脸张学为、“花脸兴”岳兴、“红脸王”刘法润、红脸“新头”许忠新、小黑头薛忠奎、文武生“黄娃”黄儒秀、黑脸“一声雷”张朝云、红脸“舍命王”郭进安、旦角“老少迷”周兴花、花旦“银铃铛”等。他们唱、念、做、打俱佳,红极一时。
其中著名大兴班解放后有定陶来到菏泽,定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社”,1958年调省,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