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极为丰富。剧目的内容以历史题材为主,多为成本大戏。其中描写反抗强暴、大忠大奸、杀富济贫、锄暴安良的剧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反映了鲁西南人民敢于斗争,争取自由的剽悍个性。

据老艺人讲,汶上县大曹班经常上演的戏就有600出之多。建国后,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挖掘记录的共437出,其中艺人通称的“老十八本”为:《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驹》、《全忠孝》、《江东》、《战船》、《宇宙锋》、《玉虎坠》、《百花咏》、《老边庭》、《金台将》、《富贵图》、《龙门阵》、《佛手橘》、《双玉镯》、《虎丘山》、《天赐禄》、《马龙记》。这些戏在群众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故而民间编出一些很流行的顺口溜来,有“头冀州、二冀州,姚刚征南,对抓钩”,“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编创的现代戏有《白毛女》、《父子婚姻》、《小女婿》、《老王卖瓜》、《万紫千红》、《万家香》、《前沿人家》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墙头记》、《程咬金招亲》等。其中《墙头记》于1982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片场摄制成彩色影片。

四大征

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对松关》)、《铫刚征南》(《双枪缘》)、《雷镇海征北》(《刀劈三关》、《北城头》)。

其实,“征东”还有《薛礼征东》(《龙门阵》、《西城头》)、《刘连征东》、《马三保征东》。
  “征西”还有《木兰女征西》(《小番国》)、《雷镇海征西》、《樊梨花征西》(《反西唐》、《三上关》)、《卢明征西》(《困雪山》)、《狄青征西》(《烈火旗》)、《火神爷征西》。
  “征南”还有《雷镇海征南》(《征黄龙》)、《李炳征南》。

“征北”还有《苏云妆征北》(《青石岭》)、《罗通扫北》、《燕王征北》(《开国图》)等。

大套剧

山东梆子不少剧目系成本大套剧目,长的可连演十几个小时,如《江东》一剧,包括《讨荆州》、《美人计》、《甘露寺》、《回荆州》、《芦花荡》等。《战船》一剧,包括《鲁肃过江》、《舌战群儒》、《盗书》、《借箭》、《打盖》、《借东风》、《火烧战船》等。《薛刚反唐》包括《打金冠》、《阳河摘印》、《法场换子》、《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等。《回龙鸽》包括《抛彩》、《三击掌》、《降马》、《别窑》、《鸿雁捎书》、《赶三关》、《武家坡》、《回龙鸽》、《大登殿》等。《老边庭》(《杨家将》)包括《金沙滩》(《双龙会》、《闯幽州》)、《两狼山》、《李陵碑》、《雁门关》、《撺御状》、《拿潘》、《提寇》、《审潘》、《阴审》、《密松林》等。

传说故事剧

山东梆子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许多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传说故事。一些剧目往往以“反”、“打”、“骂”来体现剧目的主题思想。以“反”为剧名的有《反五关》、《反潼关》、《反西凉》、《反阳河》、《反徐州》、《薛刚反唐》;以“打”为剧名的有《李刚打朝》、《红打朝》(《陈平打朝》)、《花打朝》(《国公图》)、《黑打朝》(《庆功图》)、《马天官打朝》(《千秋灯》)、《鞭打楚王尸》、《打城隍》、《打督邮》、《打保府》、《打三关》(《敬德打虎》)、《打金枝》、《二打金枝》、《打銮驾》、《打状元》、《打南阳》、《打北京》等;以“骂”为剧名的有《骂庞涓》(《马陵道》)、《祢衡骂曹》、《徐母骂曹》、《贺后骂殿》、《胡迪骂阎》等。另有演包拯循律断案、以“铡”为剧名的有《铡四国舅》(《下陈州》)、《铡包勉》(《跪寒铺》)、《铡美案》、《铡赵王》(《胭粉计》)、《铡郭槐》(《对龙指》)、《铡郭松》(《天赐禄》)《铡田二横》(《白马告状》)以及以刘墉为主角的《铡阁老》、《铡西宫》等。

民间生活小戏

在现存的437种抄本中,还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如《三劝》(《老于婆劝架》)、《三怕》、《王小过年》、《奇错》、《打棒槌》、《打沙锅》、《挂门牌》、《借妻》、《钻瓮圈》;神话戏有《白蛇传》、《天河配》(《黄牛分家》)、《天仙配》、《白莲花落凡》等。此外,也有一些内容不健康的剧目,如《铁冠图》、《擒方腊》、《双开膛》等。

笛戏和罗戏

山东梆子除用梆子声腔演唱的剧目外,还保存了一部分笛戏和罗戏(大笛罗罗)。笛戏有《六国封相》、《酒楼封官》(《访赵普》)、《天台山》、《连升三级》、《犯相》(《花子犯相》)、《借麦子》(《麦里藏金》)、《黄桂香推磨》(《侯七推磨》)、《佛手橘》、《假金牌》(《绞岳飞》)、《戳姐夫》、《掰扣鼻》(《报喜》)等。此外,《宇宙锋》、《万花船》等剧中,均插有部分笛戏。罗戏有《打面缸》、《锯大缸》(《百草山》)、《拐妗子》(《沙州迁民》)、《胡小放羊》、《打灶王》(夹有“跑娃娃”调)等。另有个别昆腔剧目,如《赐福长春》、《九江口》、《斩铫期》等,均已失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