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不是戏曲票友,也不会唱河北梆子,或许只是因为小时候随爷爷听得多,也或许是因为现在爱摄影拍剧照的缘故,所以渐渐地和河北梆子演员打上了交道,还加入戏友会。浸淫其中,每每听到耳熟能详的梆子腔,我的思绪都会上溯到童年,想起家门前胡同口的大戏台,想起过年必演的那些传统老戏。或许这一听一忆,也算是人生的小确幸了。今天我把和邱瑞德老师的几次接触后的一些小感想写出来,顺带写写自己的看戏感受,和大家共享,谨请斧正。声明一下,这不是剧评,顶多算是随笔!
于无声处听惊雷
—— 观邱瑞德老师演出有感兼谈观剧
左岸拉近,调焦,目镜里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
镜头马达的咝咝声,让我无疑更加专注台上演员的表情,伺机按下快门。眼角的挑动,眼神的方向,身段的表现,丝丝入扣,丝毫不马虎,那时而高亢、时而低吟的段段唱腔,似乎穿过镜头,直接送到面前,让我觉得他专门在对着我,如朋友促膝般的表演着,起伏、跌宕,快慢……
一粒汗珠掉下来,没有抓住,快门还是慢了。
摄影和演戏是一样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演戏需要勤学苦练,抓拍需要先见之明,都不是可以临时抱佛脚,手到就能擒来的。5月10日,河北梆子新排大型历史剧目《六世班禅》在人民会堂隆重上演,全体演员尤其是主演邱瑞德老师的表演获得观众的高声喝彩。
一
自从有了博客圈,一个圈套一个圈,朋友间互相有了交集,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貌似遥不可及的人,见面后居然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河北省博客圈的一些博友是忘年交,比如草莽老师,因为很多共同的爱好,所以彼此有时都惦记着。他的博友艾琳老师是河北梆子武生演员冉金钊的岳母,如此这般,我就第一次被草莽老师叫去一起看戏,那好像还是2011年冬天的事情了,那也是第一次认识冉金钊和邱瑞德老师。当天演出的是金钊的《小商河》和另一部折子戏(名字忘掉了),隐约记得戏里邱老师饰演皇上。
那一次,因为不熟悉戏曲剧照的拍摄规律,兼之镜头选的不合适,位置也不好,照片拍摄得不太理想。但我被现场气氛感染了。
鲜花和祝贺是表面的呈现,内心的共鸣和认同感才是深刻的真理。我要找剧场的感觉。这一次我失败了,我被剧场抛离了。
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谈剧场演出的外国著作,其大意是:剧场舞台灯光和台下剧场黑暗的对比安排,意在通过反差令观众和演员有心理上的距离感,保持互相追求的冲动。当演员投入表演,便会尝试对台下的观众保持敬畏和神秘感,有一种置身观众的心理空间来反观自身表演的欲望;当观众专注观看,跟随演员的肢体语言和演唱,产生被拉动感,有想逃离黑暗置身光明的冲动。或许剧场的和外界的隔离感,是演员和观众保持私密、独立沟通的必须,也恰是剧场魅力所在和售票的正当性所在。置身剧场,理想状态就是演员和观众的本我被挖掘出来,自我被埋葬。有了这种体验,才是观剧的收获。观众能被感染进剧情,看戏才是欣赏;演员能够将观众带进剧情,表演才是艺术;演员主导的剧场双向沟通,才可以被称为共鸣。演员观众要随时在“入戏”“出戏”之间转换,否则永远是割裂的“你是一 我是二”。
外行对戏曲的新鲜感,再加上摄影的“佐料”,使得我有着不断观看的欲望。都言无欲则刚,我说有欲有求。一场,两场……这家乡戏,竟也是五彩纷呈,唱念坐打不输国粹。能文能武可赏可玩,生旦净末名角辈出。
戏要看下去,照要拍下去。给邱老师送照片后,我不断获得新的演出信息,于是乎,再看戏再拍照。戏曲就像是一个“陷阱”,我不知不觉被拉进去。名角就像是一道风景,我一次次举起镜头捕捉其中的美。看过《南北和》,追过《六世班禅》的排练以及演出。这些台前或者台后的活动,显示着邱老师为人的低调,学艺的耐力,风格的细腻,等等。这些如涓涓细流,虽不激情四射,却耐人寻味。邱老师的艺术不会让你一见钟情,但让你感到如饮陈酒,历久弥新。
二
看戏赏戏,蓦然间就有了感觉,隐藏于内心的那根弦被触动,这就是传说的“醍醐灌顶”吧。和感觉一个人一样,或许见与不见都不是最重要的。和邱老师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和接触后,他留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做人低调平和,温良恭俭让;学艺谦和,包容并蓄。
邱老师的表演,在我看来最大特色是“不愠不火,细腻见长。”表演最难得处在于全身心投入却又不会失了尺度的拿捏。激动时不会流于火爆,在平和时不会失于平淡。尺度的拿捏,火候的把握要“恰到好处”,即是“增一分太过,减一分太弱”。
邱老师的角色扮演 ,宛如量身定做。他以文戏见长,处处体现着渗透力和表现力。如邱老师所说:大到一个身段的角度、站位,小到一个水袖的操练,一个曲调的转折、用气、用腔,都可大做文章,身段唱段的处理必须达到“外在形式越简单,内涵就要越丰富”。
剧场是讲效果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曲目情节简单,但好的演员却可表现的恢弘大气,直击心扉。对此只能击节而赞。一个动作,一个词调经过演员的演绎,变得内涵丰富,饱含情感。窃以为,以情动人是戏曲的高境界,观众会随着演员的表演,和剧中人物同悲喜,共进退。邱老师一上台来,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稳”字就够了,绝不是将就。观众看来不经意的小动作或许是邱老师煞费苦心表达一个情绪感情的新设计。曹其敬导演指导《六世班禅》排练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她对细节的指导。比如一个小的唱腔的节奏长短或者一个动作的时机把握及其与音乐的配合,都会有不同的戏剧效果。邱老师对细节尤其注意。他的身段、唱腔,是可以细品细听的。
邱老师的戏耐听。内行可听对细节的细腻处理,外行可以听听唱腔的起伏跌宕的节奏感,哪怕听听热闹也好。我始终觉得,走进剧场,无论如何挑剔都不为过,如何的无知都不为过,各取所需,各享其乐。因为艺术是包容的,所以也必须具有宽容的品性。宽厚仁爱的艺术让宽厚仁爱的人来表达,你能不说珠联璧合吗?
三
一部戏曲,获得喝彩的点有很多,因为它包容,因为他处处有“卖点”、有功力。一部戏是立体的,需要动与静,少与多,热烈与安静,而又有所专长。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借用了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来表达自己对文明的认知和判断。我们做不了尼采,但可以做个能对舞台演出做出判断的好观众。
一个舞台上总是少不了阿波罗(太阳神)和狄奥尼索斯(酒神)的交相辉映。太阳神代表讲求实事求是、理性和秩序。而酒神代表狂热、过度和不稳定。
在两个极端的共存中,产生矛盾,产生戏剧性冲突,人物就因此而丰满,张力就因此而提升。戏剧表演中,一个主体也需要帮衬,所以要有跑龙套的,就像是一副环境肖像作品,如果虚化掉背景便成了特写,而非真正的环境肖像。
河北梆子《六世班禅》中,有宏大的场面,也有小场景的交代,如何把握剧情需要,给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感染?邱老师作为第一主演,压力是蛮大的。不同的场次要求不同的情绪,要求突破以往的表演套路。需要克服和改变的不仅是习惯,还有观念。这些直接影响到表现的情绪和状态。尽管该剧存在因为一些新技术应用造成的喧宾夺主之憾,但是邱老师的表演来看,无论是唱段和身段的表现来讲,可圈可点处甚多。
大场景映衬下的阿波罗式的人物班禅,成为整个酒神群体的一部分,这个群体敬仰生活,接受生命的反复无常,两种状态达到平衡。风风火火的信众把持着“酒神精神”,不惜辛苦护送佛爷东行,清清爽爽走向内心的班禅佛爷谨奉 “太阳神精神”,期望超越,整体提升了剧目的思想高度。戏剧的目的不是向观众展示情节和故事,而是借此表达情绪,传达信仰。所以那些单纯过度诟病艺术形式的完美主义者,可以洗洗睡了。
相信邱老师通过主演《六世班禅》,在内心深处是有所触动的。《班禅》的演出应该成为邱老师的精神再造之旅。
四
最初人们演戏就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上升为纯艺术却又因了市场的冲击,不甘寂寞起来,所以面对走穴成风,潜心低调接受艺术熏染的演员已不多见。若过多沾染商业习气,必将影响戏曲艺术的纯洁性。这就像是商业摄影和一些纪实摄影或者人像摄影一样,顾此必然失彼。不知道邱老师本人对于《六世班禅》这部新戏的艺术性作何诠释,是否觉得它多少游离于艺术的纯洁性。无论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和不断进步的观众,定制型戏曲产品,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若基于传统艺术根基和形式再加提升,相信对于此剧和邱老师本人,都是一种升华。这种升华也有助于厘清戏剧的本质问题和外延问题,并有助于戏曲界认识到底观众是如何接受一部戏的。
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不看“争议戏曲”,于自己是并无益处的,不过自己看不见,闭着眼睛浮肿着而已;但看了而不反省,却也并无益处。在争议中包容,在主打中多元。相信邱老师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所以,争议、反省、包容,提升,升华,是一部戏,一个演员的淬火之旅。
邱老师,你有勇气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吗?
五
废话一大堆,其实最想表达的是“贵德而养道”“德立而道生”。初次听说邱老师大名的时候,真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名字名副其实。现在艺术界,流行德艺双馨,把“德”放在第一位,符合逻辑学,也符合人们的心理诉求。厚德才能载物,德行就像是金字塔的底座,或许不如塔尖和造型风光,但是要他厚实、包容,关键时刻能够挽狂澜于既倒。若是有才无德,就似底座坍塌,前面的所谓唱腔、身段、扮相之类的统统是海市蜃楼,徒留耳目,无法深入骨髓。
邱老师低调的行事风格和严谨细密的从艺态度,足以让我在商业泛滥、拜金盛行的当下,相信两句话:“有麝自有香,何必当风立”,也恰如此,我们可以耐心的“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期待邱老师尽快蟾宫折桂。 六其实哪有完美之人,若是极尽溢美之词,倒是诸多人等怪我捧杀名角了。基于此,不妨冒昧,为邱老师提几点建议,妥与不妥,仅供大家拍砖。因为粗浅,所以还需行内人多多指引;因为热爱,所以才敢斗胆班门弄斧。若太较真,只怕您只会唏嘘感叹吧。
之一,不要远离市场。阳春白须固然重要,但若是失去市场,便是规避掉推广和传播。追求市场不是赚钱,也绝非正确的从艺导向,这市场可以是戏迷的钟爱,也可以是戏迷的指责。之二,不要拒绝群众。任何艺术都来自民间,所谓高端也只是梳理归纳总结而已。比如那些近乎失传的古谱、古调,乃至女书之类,也恰是有人耐住寂寞,日琢日磨,才得以流传,正所谓静水流深,蓄势可发。而曲高和寡长久,必将失去根基,而落得“素银灰丝时蒙卷轴”的后果,最后也就是小巷深处的空口叫卖了。
之三,多到戏友会走走,多到基层演演。当我们纠缠于票价的高企,而对天津武汉西安的低票价耿耿于怀之时,名角的“走基层”无疑是一种高姿态,到戏迷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传播梆子的实践者,让艺术感染基层的观众,让他们对家乡戏感兴趣,让他们走到剧场来。之四,尝试多戏路。和很多人聊天,都觉得邱老师的低调,或许会阻碍其长足发展,因为观众所看到多是文戏。,也恰如此,邱老师不妨展示一下其他路子的艺术给观众。
后记
再次聚焦,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却是不一样的角色。每个人物通过镜头都是一个世界,他们征服我,也hold住了观众。耳边又是那声清脆,目镜里又是那个传神的眼神。在卡卡的快门声中,我为他们记录艺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