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大运河文化带戏曲非遗传承的现实需要,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今年6月,由北京市文化局指导、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首届大运河文化带省市戏曲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在北京举办。作为研修班计划的重要环节,近期,中国戏曲学院组织研修班的相关负责人分别来到山东青岛、济宁,江苏淮安,安徽宿州和六安,对这里的研修班学员进行回访。“一是看看学员的艺术水平是否有所提升,是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二是考察非遗剧种的生存现状,为下一步推进剧种传承发展的相关工作收集材料、奠定基础。”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姚志强告诉记者。
非遗剧种面临人才困境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听到了各地政府、院团对非遗剧种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发出的一些积极的声音,但也看到,许多剧种底子薄、问题多,如果不下猛药,很难攻克剧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姚志强坦言。
记者在回访中也看到,大部分剧团长期以来发展举步维艰。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受到市场化的冲击,曾改为胶南市艺术团,许多戏曲人才改行表演歌舞,或彻底离开了茂腔艺术领域;济宁市兖州区山东梆子剧团也曾在市场冲击下改为兖州市豫剧团,直至2014年才重新成立了兖州区山东梆子有限公司,恢复山东梆子的创作和演出。这些情况导致戏曲人才和观众大量流失,迄今仍有许多剧团缺乏戏曲人才,同时面临招生困难、缺少优秀教师等困境。
此外,剧院团待遇不高、许多戏曲演员缺乏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政府给予支持有限、缺乏演出市场等问题,同样制约着非遗剧种的发展。记者了解到,随着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工作的开展,剧团在排演工作之余肩负着送戏下基层的任务,于是演员工作量增加,但很难获得与之匹配的回报。某剧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连续两年选派演员在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但演员劳务只能靠学校或剧团自己筹措,政府没有专项资金。也有剧团演员介绍,他们每年下乡演出300余场,春节几乎都是在送戏下乡中度过。“也发现基层观众老龄化明显,有时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该演员无奈地说。
创新手段,培养戏曲人才
虽然困难重重,但许多地方政府关注戏曲的传承发展,尤其注重破解人才困境,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以期为戏曲的传承培养后备人才。
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的中青年“主力”队伍是一群非科班出身的歌舞演员。演员游若梅告诉记者,她曾是胶州市艺术团的舞蹈演员,艺术团改回戏曲院团后,为弥补戏曲演员的不足,院团创造性地尝试让一批有条件的歌舞演员、乐器演奏者“改行”唱戏。“30岁开始才唱茂腔,起初一句唱腔就学了一个月。”她说。同样是歌舞演员“转行”唱戏的张艺杰也有感而发:“年轻时对茂腔不感兴趣,随着对戏曲的深入了解,逐渐体会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该院团破解人才紧缺难题的创新性尝试是成功的。”姚志强说。
“如果把院团比作一个家庭,那年轻学员就是家庭的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兖州区山东梆子剧团团长陈华升告诉记者,该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从2016年开始组建学员班,迄今共有学员40名,包括戏曲演员和戏曲伴奏。小学员秦鑫和秦胜语姐弟为调研团队演出了山东梆子《挡马》,姐弟俩一个刀马旦、一个武丑,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谈到梦想,姐弟俩说:“我们想一直搭档唱下去,以后当个名角儿。”
合作培养成突破口
不少院团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地方剧团人才、资金力量较弱,因此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人才。兖州区山东梆子剧团注重“以戏带功”,经常从其他剧团邀请优秀导演协助排演,或邀请兄弟院团的优秀艺术家对团员进行专门指导,还要求团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交流活动。“我们希望全团人员都能有机会参加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质。”陈华升说。
近年来,包括中国戏曲学院在内的高等戏曲院校、各类艺术人才培养机构等,开展了多样化的戏曲人才交流、研修班,为地方戏曲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很多戏曲演员没有接受过高水平、系统化的知识、技能训练,当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发现综合素质的缺乏成为制约其继续发展的瓶颈,也会影响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姚志强告诉记者,高研班主要对学员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技术技巧、发展思路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京昆剧种虽然也面临人才问题,但其演员人数、进修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较多。相比而言,举办非遗剧种人才研修班更为迫切。”姚志强说。
许多参与首届大运河文化带省市戏曲非遗传承人研修班的学员纷纷表示,研修让他们提高了技艺,开阔了眼界。来自江苏省淮海剧团的学员熊化冰告诉记者,他回到剧团后还跟其他团员分享学习成果,甚至“把学习笔记复印下来,分给剧团的每一个人”。“短期培训并不能教给他们太多,更多是训练他们的自学能力。”姚志强说,希望通过相关的研修班,提升学员对戏曲的传承意识和使命感,并通过他们带动、感染更多戏曲演员参与到非遗剧种的传承保护中来。(记者 孟欣)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