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靖,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代表剧目《八月十五月儿圆》、《蝴蝶杯》、《窦娥冤》、《四郎探母》、《拾玉镯》、《小放牛》、《廉锦枫》、《万花船》、《金铃记》、《三个女人一台戏》等。河北梆子“五杆大旗”之一的表演艺术家金宝环曾评价自己的学生赵靖:“千军易得,一友难求,我就是喜欢她这股钻劲儿!”

博采众长圆戏梦

赵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她自幼性格文静乖巧。由于父亲在单位一直从事文艺工作,讲课时会涉猎各种乐器,赵靖听得多了,音乐天赋也慢慢被激发了,这也使得她成为戏曲演员里难得的能识谱、记谱、改谱的演员。“我在表演前经常会和乐队老师交流个人意见,哪个音符要改动了、哪里需要弱化等等,这样合作起来更默契,经过二度创作的作品出来也就更完美。”因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任何谱子到赵靖手里不出几分钟,她就基本能将之哼唱出来了,避免了要听录音现学习的阶段,大大节省了演出的准备时间。

虽然如今有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当初学艺时,赵靖遭到了家里的阻拦。“1972年,我考入天津戏校河北梆子专业,但我妈不同意,愣是找到学校说我长得丑、个子矮等等,千方百计要阻拦,还好有姥姥支持我,最后我还是坚持己见地执拗了一把。”就这样考到天津戏校河北梆子班后,赵靖得到了梁蕊兰、宝珠钻、郭素珍、傅家珍等众名师的教授。虽然在文革期间,只能学习到《红灯记》、《渡口》、《龙江颂》等一些样板戏,但她还是唱得津津有味,每一次登台都让她心旌荡漾,“唱戏或许就靠一股如饥似渴的钻劲儿,干一行爱一行嘛!”

1977年,赵靖毕业留校,参加了师资进修班,向李树元、朱宝义、郭文俊老师学习了数十套“把子功”“出手”“靠功”等。除此之外,赵靖还向京剧名家张世年学习了《小放牛》、《秋江》等传统剧目,并以《小放牛》一出荣获首届“青少年基功汇演”优秀表演奖。这段系统的学习为赵靖奠定了演出传统剧目坚实的基础,提起这段经历,她总是记忆犹新,对能拥有如此让人受益匪浅的学习机会感慨良多。

1979年,赵靖进入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抱着诚恳谦逊的学习态度,赵靖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名家名角,大开眼界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像老师们一样,习得一身让人喝彩的技艺。1977年,在和著名河北梆子名家金宝环学习了一段慢板后,这个好学又优秀的苗子很快吸引了老师的注意,1980年,金宝环开始正式为她授艺,赵靖也自此走上了学习金派梆子艺术的道路。

师徒如母女

都说百善孝为先,对待老师金宝环,赵靖就像尊敬、爱戴自己的母亲一样,潜心学艺的同时还精心照料着老师的日常生活。

  “老师一直对我严格要求,一心想把自己会的都教给我,她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艺德总是让我很感动。”十多年来,赵靖先后向老师学习了《蝴蝶杯·藏舟》、《拾玉镯》、《打金枝》、《喜荣归》、《辛安驿》、《金玉奴》和《大登殿》、《万花船》等剧目和唱段,并多次在“文艺新人月”等大赛中大放异彩。

记得那天是金宝环老师的生日,屋外瓢泼大雨,躺在疗养院里的老师显得格外孤单憔悴。“你来之后,我翻起台历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外面天气这么恶劣,也就是你还想着远道来看我。”金宝环每每跟人感慨。因为怕老师一个人过生日冷清,赵靖冒雨为老师带去了自己在家做好的打卤面,亲自到疗养院和老师唠家常。每每提起此事,金宝环就禁不住泪眼婆娑,但其实这样的温情瞬间还有很多。那段是赵靖十月怀胎的日子,尽管外面狂风暴雪,道路泥泞,赵靖依旧推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带着自己做的饭菜去看望老师,就算自己忙得没时间过来,她也一定会托丈夫过去看望。在金宝环老师生病的最后日子,赵靖更是时常陪护在她身边,端屎端尿地悉心照料。“剧院的老师告诉我说,每次我走后,老师会在窗前伫立很久,目送我的背影离去。老师没有子女,我就是她的女儿,我必须这样做才能对得起她对我的付出,我自己也才能心安。”

一如赵靖所说,金宝环老师不厌其烦地口传心授,耐心地帮她克服每一个挫折,不仅希望她继承自己的金派梆子艺术,更潜心帮她研习其他剧种的特色,在舞台上进行二度创作。“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待师如父母是晚辈应该的。不只是金宝环老师,我还得到了京剧名家孙荣蕙、张世年、孙元喜、孟宪荣、赵德之等名师指导,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老师的倾囊相授,才有了我的今天。”

生活中的“热心大姐”

平时功夫练习得多了,上台表演才能更游刃有余,赵靖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每天不管多累多苦,一旦得知有名家演出,她也一定奔到现场,拿个小本边听边记录心得。别人的唱腔怎么好了,哪出戏的哪个片段更能吸引观众注意,怎么把别的剧种的优点借鉴到梆子表演中等等,久而久之,赵靖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表演心得,既具传统曲段的韵味,又极富创新表演的张力。现代戏《八月十五月儿圆》是著名导演张曼君为她量身定做并亲自导演的,塑造原创剧目中的典型人物无疑是颇具挑战的,但赵靖却抓住了这个机会大胆创新,如“桂花树枝叶摇”一段的结尾“桂花树啊”一句就被她吸收了越剧唱法,这样的演绎使全剧听起来更委婉,演员情绪体现得也更细腻。

和一些被动接受演出安排的演员不同,赵靖采取的是主动参与表演创作,每出戏都融入了她自己的想法。《窦娥冤》是赵靖的拿手剧目之一,但她总觉得自己诠释的窦娥还能进一步突破。于是,在看到上海京剧院《六月雪》的演出时,赵靖萌发了将之移植成河北梆子的想法。在唱腔方面,著名琴师高继璞为她精心设计了全新的腔调,加之她很好地继承了金宝环老师细腻委婉的声腔特点,对人物的把握精准到位,在“行路”和“法场”两折中,大段反调唱腔将窦娥的一腔悲愤控诉得低婉哀怨,似断似续,用留白的方式给观众足够的空间去体味人物悲怨的情感,诗化地渲染让主人公的表现更淋漓尽致,展现了以往河北梆子难见的高雅和深邃。

戏多才有千般好,频频演出的机会让赵靖迅速成长为一颗受人关注的河北梆子新星。《六月雪》中至悲至怨的窦娥、《蝴蝶杯》中如泣如诉的胡凤莲以及《八月十五月儿圆》里自尊自爱的田桂花等等,不同人物的成功塑造也让赵靖如身临其境般体味了各种人生。为了能把花旦、闺门旦、青衣、小生等各行当诠释得各有各韵,赵靖还随时充电、考学,“知识层次提高的同时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也就更准确细腻,演出才能有所改变和进步。”每一次下乡演出,不管条件多恶劣,赵靖都一如既往地热情,力求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喜欢她的戏迷们,“哪怕有一个观众,我也要让他看到最好的演出!”

有努力自然有回报。从艺期间,赵靖先后获得了“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市级“十岗百星”文艺新星荣誉称号、局级“十佳青年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区级“优秀政协委员”和局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标兵”等荣誉称号。此外,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的她还资助了不少孤寡老人、病患儿童和贫困学生。

除了在技艺上一丝不苟,生活中的赵靖是每个朋友眼中的“热心大姐”,无论跟自己有关没关,凡是能帮到的,赵靖一定全力以赴,不计丝毫得失。那段时间,赵靖要照顾家里的两位老人——年迈的婆婆和姥姥,被朋友调侃一进她家门就是一派“夕阳红”景象,不仅如此,得知之前剧院食堂师傅杜大爷抱病早逝,老人家境贫寒,剩下个孤苦伶仃的老伴无人照料,赵靖默默地从自己每月的工资里拿出钱来资助老人,一做就是七年之久,直至老人故去。与此同时,剧团里无论谁准备作品评奖,赵靖都一脸憨憨的笑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话。”也却如其所言,她的无私大度感染了身边许多人,在同事眼中,她办事让人放心,在朋友眼中,有她帮忙让人温暖。

如今,赵靖正在和剧院老师筹备复排《万花船》,新的剧本正在磨合中。“艺无止境,我并不觉得获得这么多荣誉标榜了什么,反而它成为了我的压力和动力,提醒着我每一步都要踏实、认真、负责地走好。之所以要重排这部戏是因为金宝环老师把毕生精华传授给了我,我想对她的倾心传授有个交代;二是因为我要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把金派河北梆子传承下去,带动我的学生,让他们多学习传统剧目,让传统艺术健康发展下去。”说话间,赵靖低头为本报读者留言,边写边由衷地感叹:“话我不爱多说,这么多年走来,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做善事真的非常重要,那种快乐满足感是任何东西比拟不了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