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7日是一个值得深圳戏曲爱好者期待的周末。陕西大荔县同州梆子剧团将在本周六下午于少年宫剧场演出“同州梆子专场”,周日下午则是河南戏曲艺术家演出河南地方戏曲专场。这是深圳的“戏聚星期六”和“乡土曲艺进深圳”两个公益文化项目联袂策划推出的一个组合,考诸剧种、剧目和参演的艺人,可以说这是一个厚重的戏剧艺术周末。
大秦之腔基因库
此次来深演出的剧目,有同州梆子牌子曲、《渭水河》、《金碗钗》之“赠钗”(碗碗腔)、《三娘教子》等。陕西的戏曲演员,一般都能同时唱几个剧种的戏。
同州梆子在陕西已经很少人知道了,现在已经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剧目、表演到音乐声腔,可以说它较为完整地保存了陕西东路秦腔明清以来的秦腔神韵。正如京戏泰斗程长庚百年前所预言的那样:时代变迁,未来的人们将热衷于玩味那种靡婉悱丽的声调,而逐渐舍弃黄钟大吕式的声腔。上世纪初,由于西安的秦腔改革,一代观众一代戏,当时的观众主流,纷纷趋附经过改造的“时腔”,而自然冷落了古老的老腔,所以上世纪30年代,同州梆子走向衰落,它的代表性艺人如王谋儿、朱林锋等大家,也无法扭转观众的喜新厌旧习性。现存的王谋儿、朱林锋等人的录音,声腔上仍然有同州梆子那黄钟大吕的神采,但伴奏却没有了它标志性的乐器。
古同州所辖十数县,是所谓大秦之腔的渊薮,区别于陕西中路秦腔和西路秦腔,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声腔更加亢烈激昂,或慷慨沉郁,或婉转迤逦,表现力非常丰富,是一个大剧种。衡量剧种大小,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即看其能否演出“三列国”,即三国戏和东周列国戏,因这些戏,行当齐全,小剧种承担不了。现在,京剧连一出《封神榜》都排演不了,那些众多的脸谱已经无人能画了。同州梆子虽然被冷落在一个大荔县,但是,却因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艺术数基因而没有灭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关注这个剧种的命运。仿佛只有它,才能让人内心的某种需求获得抚慰和满足。3年前,“戏聚星期六”邀请陕西德庆皮影社来演出,德庆皮影社的社长何应林先生就推荐同州梆子,何先生说:“同州梆子好听、解馋!”上海翁思再先生,去年就专门咨询同州梆子的事,大致因为研究中国戏曲,到了同州梆子这儿,发现许多梆子戏、板腔体的剧种,都有同州梆子的基因。
传说明末李自成率部驻扎同州,这个陕北人发现同州梆子声腔壮烈慷慨,于是以此剧为军戏,每日演出,并随军训练了同州梆子剧团,类似今天的部队文工团。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谚:“坡南出了个驴子欢(即吕志谦,同州梆子名艺人),一声就能吼破天。不唱戏,没盘缠,跟上李瞎子(李自成)过潼关。唱红了南京和燕山……”李自成当时培养了许多这种随军演出的戏班,后兵败,余部逃逸,戏班也随之四散。据说现在流行于广东海陆丰一带的西秦戏,就是李自成部带到这里的,听过这个戏的人惊奇地发现,它的板式和声腔,非常像秦腔,念白的味道也几乎是秦腔,只是吐字变成了今天的海陆丰话,但却不是真正的海陆丰话,而是类似明代的官话。
虽然同州梆子没有了明清时期的辉煌,只有同州所在地大荔县还保留有这种古老剧种,如同一个文化基因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其中的价值,反而有了某种惊艳的感觉。
中原瑰宝苏兰芳
周日来深圳演出几个河南剧种的,是“乡土曲艺进深圳”走进中原采风活动中被采访的艺术家,有年过七旬的老艺术家郭凤娥演唱曲剧《刘公案》、张人民演唱《铡美案》、《下陈州》,孙映雪演唱祥符调《三打陶三春》和《穆桂英下山》,有当今最红的豫剧男旦连德志演唱常(香玉)派《断桥》,曲剧演员张娜演唱《跑汴京》和《麻风女》等。
本场演出年龄最大的是年逾九旬的豫西调艺术家苏兰芳,这位传奇艺术家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关于她的故事非常多,最近的故事是,今年夏天的一次纳凉戏曲晚会上,两位年轻的姑娘搀扶着苏老上台演唱,老人高兴,观众热情,多唱了几段,没想到旁边搀扶她的一位姑娘,支持不住,当场中暑昏倒了,而九十高龄的苏兰芳老人却仍然兴致勃勃。
苏兰芳老人此次在深圳,将现场演唱豫西调《桃花庵》、《秦香莲》,加起来长达近20分钟。由于离开舞台较早,苏兰芳在从艺期间从未留下任何音像资料,阔别舞台30余年,有幸的是她在长年演出中,积累的功力依旧还在。
河南是戏曲大省,剧种多、名家荟萃,戏曲爱好者众,河南卫视的“梨园春”节目,是省级电视台办得最好的戏曲栏目。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戏曲广播节目,一直高居收听率前列,而该节目的主播连晓东,在挖掘和抢救豫剧传统剧目、发掘那些埋没在民间的河南戏曲老艺人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为了找寻被埋没的老艺人,凭着蛛丝马迹,到处奔波寻访,使许多濒临消亡的戏曲绝技,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抢救了许多梨园史料。此次演出,特邀连晓东策划并组合河南的戏曲老艺人来深,当天的演出也由连晓东主持。苏兰芳老人就是连晓东将她推到前台,让中原的观众重新认识到了这位瑰宝式的老艺术家,并为老人录制了专辑,令人惊奇的是,九十高龄的苏兰芳老人,嗓音刚亮坚实,中气充足,行腔周到,无丝毫闪转腾挪,堪称奇迹,该专辑为中国戏曲保留了珍贵的资料。也为戏曲的演唱发声,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范例。
这个周末,两台高质量的戏曲专场,应该是“戏聚星期六”和“乡土曲艺进深圳”精心营造的鹏城冬日戏剧艺术高潮。
九十高龄的苏兰芳将唱响深圳舞台。
陕西大荔县同州梆子剧团带来“同州梆子专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