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大型河北梆子历史剧《六世班禅》首演活动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举行。作为近年来我省艺术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大制作,这部由承德金龙集团、河北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河北梆子剧院”)推出的剧目甫一亮相,便赢得了现场专家和观众的广泛赞誉。两场演出大获成功,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喝彩声不断。

回顾该剧创排的探索与实践,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勇于创新求变、以市场化运作拓宽艺术产品销路……对于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无疑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拓宽渠道

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排戏的资金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文艺院团的发展需求。实践证明,坚持政府扶持、社会支持、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是文艺院团生存发展的基本路径。

河北演艺集团党委书记王晓英介绍说,该剧是河北演艺集团成立以来首次引入民营资本打造的精品剧目。省河北梆子剧院结合转企改制后的自身实际,甩掉旧的管理模式局限,由坐等政府投资到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为艺术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树立市场思维、建立市场机制是一个文化企业生存的关键,伸手向政府要钱、单纯依靠政府扶持来维系剧目创作生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王晓英表示,目前《六世班禅》的创作演出共投入600余万元,除去剧院自筹的100余万元外,其余为承德金龙集团出资赞助,有效解决了文艺院团普遍面临的“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谈到与企业的这次合作,王晓英表示,这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基于省河北梆子剧院与承德金龙集团多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大概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已建立了文企联姻的关系,剧院青年团在金龙集团的邀请下,基本上每年都要到承德各地巡回演出,在当地掀起了河北梆子热。”多年来的合作,让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文化交往也不断加深。十余年来,双方策划艺术演出活动百余场次,观众达几十万人次。互惠互利的文企联姻,不仅让民族艺术融入了企业文化中,也为文艺院团的发展提供了长效而有力的支持。

“咱河北人,就爱看咱河北的家乡戏!河北梆子韵味悠长,唱腔慷慨激昂,听了让人长精神、长士气!”承德金龙集团董事长吕宝勤不仅喜爱河北梆子,舍得为戏曲发展投入,而且爱惜人才,对于河北梆子获得大奖的演员,也常常给予资金上的奖励和支持。这种对家乡戏的关注和长期以来的文化交流,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有中求新

让“老剧目”结出“新果实”

有了资金,排什么戏,怎么排,成为摆在省河北梆子剧院面前的又一问题。“一部戏剧本很关键,我们不想小打小闹排部戏演两场完事,我们的目的是创作精品,打造品牌剧目,以此提升河北梆子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晓英说。

经过座谈和研讨,由我省著名戏剧家孙德民创作的《六世班禅》剧本最终得到了专家及出资方的一致认可。

其实说到六世班禅的故事,长期关注河北戏剧舞台的观众应该不会陌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孙德民任编剧、承德话剧团演出的话剧《班禅东行》就曾在戏剧圈内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该剧主要讲述了六世班禅为了维护民族统一,带领近三千僧侣不畏艰险万里东行,前往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的历史故事,是一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民族大团结的颂歌。1997年,在《班禅东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修改,承德话剧团又重新创排了话剧《圣旅》,演出同样大获成功。

“此次推出的河北梆子《六世班禅》,便是在此基础上重新改编而成的。”王晓英介绍说,这是一部以真实历史故事为背景的重大题材作品,其中所反映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主题即使在今天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个故事与承德紧密相连,具有山庄特色,能够较好地反映河北地域特点和人文精神。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有中求新,让‘老树’开出‘新花’,让‘老剧目’能够结出丰硕的‘新果实’。”

为了这个目标,从编剧孙德民到剧院演职人员,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孙德民历时半年认真修改剧本,为该剧的创排奠定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孙德民说,“新剧本着力营造一种和谐、安定、真善美的文化表达,满足当前幸福生活、和谐社会、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追求。此外,在具体细节上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增加了六世班禅给草原牧民、摸顶赐福等情节,对一些与主线关联不大的场景则做了删减,从而使剧情发展更加凝练、扣人心弦。”孙德民表示,如何让话剧戏曲化也是一个难点,为此,他简化情节,专注于描述人物的情感,为舞台上的班禅设计了三个核心唱段,使得舞台表达更容易激发观众共鸣。

丝丝入扣的故事、演员们的精彩表现、新颖的舞台设计都给观看首演的专家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表示,该剧虽然是一部历史剧,但特别具有时代感。人是离不开信仰与追求的,六世班禅的执著精神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带给人们久违的感动。同时,河北梆子独有的唱腔也完美表达了该剧的宏大主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著名戏剧评论家黄维钧认为,该剧的舞台设计大气磅礴,使人眼前一亮。200多平方米的LED大屏幕,融入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加了舞台的表现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喜欢看、看得懂。

3
  立足市场

追求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

观看首演的众多专家表示,《六世班禅》艺术表现手法新颖、演员表演精彩、舞台布景大气恢弘,经过进一步打磨将具备冲击国家级大奖的实力。谈到拿奖,王晓英并不讳言,“我们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认可,打造一部能够传世的艺术精品。但获奖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因为一台剧目是否成功,最终要靠市场来检验,靠观众来评判。我们创排这部戏并不想让它在获奖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希望能够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经受住考验,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此,该剧在创排之初就立足市场,以开放思维和开放方法,吸纳资金,聘请人才,推进精品生产再上台阶。除了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外,该剧的导演、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还广邀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主演则由省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邱瑞德、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刘凤岭领衔,打造强强联合的主创阵容。

王晓英介绍说,为了更好地表达该剧宏大的主题,河北演艺集团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其敬出任导演。作为戏剧舞台上的知名导演,曹其敬曾执导了话剧《母亲》、歌剧《苍原》、京剧《图兰朵公主》等经典剧目,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经过沟通交流,曹导也被剧院的诚意以及剧本的精彩所打动,以超低的酬金欣然接排该剧,使得该剧最终呈现出了史诗般的舞台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开放的思维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成为我省舞台艺术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动力。”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表示,通过与国内一流创作团队的交流与合作,既提升了剧目质量,也锻炼了我省的创作队伍,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王晓英表示,该剧在进一步打磨提升的同时,还瞄准了承德旅游市场,准备以商演的形式进驻承德长期演出,目前正在就演出场地进行联系洽谈。“转企后的演艺集团要尽快建立自身造血功能,使公司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要把一批优秀剧目尽快转化为文化产品。”王晓英说,“好酒也怕巷子深,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在本地,而应该主动出击,寻求更加广阔的演出平台。单一的吸引资金还不够,通过该项目的合作,我们还想探索一条走出去的好路子,在丰富当地文化旅游市场的同时,使河北梆子成为河北文化的一张名片,力争打造产、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模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