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省级非遗50一邢台梆子腔(淮调)
非遗名录:邢台梆子腔(淮调)
名录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邢台市邢台县
级 别:省级
批准时间:2017年3月27日
公布批次:第六批
邢台梆子腔,又称邢台淮调,又名河南调。淮调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解放前即在该区邢台、沙河及南和等县广为流传。它的代表剧目多为喜剧,如《铡赵王》、《豹头山》、《三叫门》等。大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精彩动人的表演。它浓郁的乡土气息,更加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赞赏。
淮调唱腔、音调高亢,旋律动听。在部分唱腔及过门中,配有打击乐器锣、鼓、钹等,听起来红火热闹,气氛欢快。淮调的唱腔,主要分头板、二板、流水和三板等,另外还有不少曲牌。在地方戏曲中,它的唱腔是比较丰富多变的。
乐器
淮调的乐器有板胡、二胡、低胡、大铙、大钹以及大梆子。淮调又名大梆子腔,大概也是由此而来的 。
2017年3月,邢台梆子腔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书花是邢台梆子腔第四代传人,学习表演梆子腔,已有三十余年。据她介绍,梆子腔是因其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梆子腔”在清朝末年传入邢台桃树坪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源于从陕西流传而来的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秦腔流传至此,村民与当地老弦子腔相结合,再融入本地方言和腔调,成为独具特色的“桃树坪梆子腔”。它以硬木梆子击节,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乐器;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调为上下句式,再以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多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采用跳进,闪板形式,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而粗犷。
老一辈梆子腔传承人相继去世,在世的传承人都已年近花甲,未来的传承者却还没有着落。又面临着资金短缺,舞台设备破旧,剧本保护不当等问题,传承百余年的邢台梆子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