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
郓城山东梆子剧团属国家正规专业剧团,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剧团,始建于1949年6月,是目前历史最长的山东梆子剧团,1949年郓城县人民政府批准,由文教科筹备,以任心才、李心刚领导的两个旧戏班为主,成立了郓城县前进剧社,吴守连(艺名小庆)任社长,是县办第一个职业剧团。1951年,吴庆合任该剧社指导员,任心才(人称任红脸,艺名小鱼)、李新刚、罗玉卓分别任正、副社长。 主要演员有:须生任心才、郭清凤、王国金,黑脸岳振喜,小生田彦水、阎桂卿,旦角毕德玉、李素云、刘景泰、周树琴、王义凤,丑角罗玉卓、王希栾等,鼓师李心刚, 琴师彭先廷、刘景元等。共有演职员52人。其经营形式为自负盈亏,分配方式开始是按分分红,按演员的业务水平定分,后改为工资制。 1960年,菏泽地区剧团调整,从曹县调入丑角李心合、旦角张爱芝,从成武调入小生宋茂田、旦角陈艳秋等,从本县调入周凤荣、桑秀春、周凤歧、孙瑞芳等,剧团增加78人。同年易名为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县文教科派彭龙坤 (彭丽媛之父)任党支部书记、魏忠平任行政团长。演出传统剧目有《抄杜府》、《李白醉酒》 、《晋阳宫》、《五凤岭》、《审诰命》、《卷席筒》、《提寇》等30余出,移植剧目有《追鱼》、《神锏》等10余出。其间涌现出一大批艺术新秀,如旦角李秀英、郭玉娥、王爱霞、张文英,丑角张仰忍,小生谭金聚、周凤岐、杨丽华,红脸韩跃福、李玉才、彭先朝等,司鼓李显生、何利望。文化大革命”中,该团1968年一度被砍掉,1969年10月恢复。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剧团渐趋衰落,但在郓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团人员的苦力支撑下,剧团始终坚持未倒,1991年更名为郓城县文工团,但剧团坚持演出山东梆子的主导方向未变。1995年由郓城县文工团正式恢复原名挂牌“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 在1995年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戏曲汇演获9项奖;同年与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联合改编、排演的传统剧目《老羊山》,被山东省电视台摄制成电视艺术片,并在全国发行。 1996年排演的山东梆子现代戏《龙门渡口》(马家振编剧)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在全省地方戏邀请赛上获12项奖,同时摄制成电视艺术片。 2000年前后,剧团先后拍摄了《辕门斩子》、《反阳河》、《樊梨花》、《青蛇传》等二十余部山东梆子传统剧目,填补了当时山东梆子音像市场的空白,扩大了山东梆子的影响。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现有演职员工40余人,团长冀梅霞,副团长孙淑霞、孙发修,业务主任李敬刚、常洪新。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阵容强大、行当齐全、文武俱佳、服装道具装备一新。自动化的灯光、多样化的布景、现代化的音响、电子化的字幕,从演员质量到舞台设施定让广大观众一睹为快、赏心悦目。
地址:郓城县育才路西段 邮编:274700 电话:139530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