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潮剧团的前身是梅正潮剧团和一枝香潮剧团。
50年代,梅正潮剧团曾带着古代戏《青霜剑》、《打乾隆》,现代戏《乌犁塔上红旗飘》、《丰歌异调》赴省演出,备受各界好评。
60年代,由两个剧团组成的普宁演出团,曾参加汕头专区戏曲会演,演出《燕青打擂》、《撞马》、《打孟良》、《活捉孙富》、《摇钱树》等剧目,荣获嘉奖。
1968年,两团合并为普宁县潮剧团。
1977年,普宁县潮剧团率先恢复古装戏,编演《杨门女将》。以后,又整理演出传统潮剧《白蛇传》、《孟丽君》(上、下集)、《皇姑失节》、《双状元奇婚记》(上、下集)、《真假珍珠旗》(上、下集)、《花田错》等;移植上演《绿牡丹》、《双剑情泪》、《妖女乱春宫》、《真假驸马》、《青蛇传》、《杀夫怨》、《金龙女大闹水晶宫》、《观世音解难》、《彩凤情案》、《双美奇缘》(上、下集)等剧目。如《孟丽君》、《白蛇传》的演出已俞千场,久演不衰。《金龙女大闹水晶宫》、《皇姑失节》等十七个剧目已录制成声带和唱片;《白蛇传》、《孟丽君》等十三个剧目,已先后被中国新闻社、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太平洋影音公司摄制成录相片,在海内外广泛发行,颇有影响。
1979年,又分开建成普宁县潮剧一团和普宁县潮剧二团。一团拥有原梅正、一枝香两个专业剧团的大部分艺术骨干和一批青年演员,行当较为齐全。主要艺术骨干谢良田、苏木荣、黄俊义、方展潮等,主要演员萧岳潮、黄芝香、杨俊立、曹炎坤、周辉南、张楚吟、刘娟莲、陈美云、邓慈、李炳海等。
80年代以来,剧团积极挖掘整理传统戏,移植优秀剧目,编演现代戏,先后编演《杨门女将》、《白蛇传》、《孟丽君》、《皇姑失节》、《双状元奇婚记》、《真假珍珠旗》、《花田错》、《绿牡丹》、《双剑情泪》、《妖女乱春宫》、《真假驸马》、《青蛇传》、《杀夫怨》、《金龙女大闹水晶宫》、《观世音解难》、《彩凤情案》、《双美奇缘》等剧目。其中《孟丽君》、《白蛇传》演出逾千场。创作上演现代潮剧《金龙银凤》等,移植上演荒诞川剧《潘金莲》和汉剧《花灯案》等。
1984年,剧团着力创作现代戏《金龙银凤》,开拓了潮剧所映华侨生活的新领域,在现代戏中大胆运用潮剧传统艺术。
1991年5月,普宁潮剧一团和二团合并组建成普宁县潮剧团。同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变更,剧团归属揭阳市文化局管辖。
1993年,普宁撤县建市,是为普宁市潮剧团。
近十多年来,普宁市潮剧团遵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开展艺术研究,挖掘整理传统,移植优秀剧目,积极编演现代戏。
这个剧团的艺术骨干较多,行当较全。不仅有一批艺术精湛的老艺人,还有一批从戏校、学员训练班培训出来的风华正茂的艺坛新秀。在编、导、演骨干中,有的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的会员。在艺术实践中,该团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编者按剧上对剧本的立意和艺术表现手法刻意求新,着重塑造人物,又注意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以吸引观众。音乐作曲,在保持潮曲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善于根据剧情需要,吸取新作曲技艺和乐器,设计出新颖动听的唱腔和音乐。在表导演、舞台艺术方面,既努力继承和发扬潮剧传统艺术,又敢于横向借鉴,博采兄弟剧种之艺术精华,甚至把现代声光引入戏曲,借助歌舞、杂技、魔术、特技、机关布景,熔于一炉,以丰富潮剧舞台色彩,增强艺术效果,使观众有了新鲜感,得到美的享受,更加喜爱潮剧。
现在,普宁市潮剧团正在继续努力,致心培养新人,充实艺术队伍,争取创作演出更多更好的剧目。上下同心,新老携手,使潮剧这朵古老的艺术名花,焕发异彩,香飘四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