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潮剧是随着潮人的迁移,从大陆传播出去的,因此,也是货真价实的正宗潮剧,在艺术上与大陆本土的潮剧是一脉相承的。
香港潮剧以唱声悦耳和剧目丰富见长,从唱腔特点和剧目风格,大体有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在潮剧电影时期,香港潮剧主要延续了童伶时期的表演演唱特点和剧目风格,唱腔基本是改良版的童伶唱法,剧目一部分是童伶时期的传统剧目,也有不少新编的剧目,但都离不开剧种擅长、观众爱看的才子佳人、忠烈孝义之类的题材。
1960年,广东潮剧团赴港公演,给香港潮剧带去了极大的冲击,加上《荔镜记》等几部大陆电影的影响和一批新演员的加盟,香港潮剧的风格也有了新的变化。比如唱腔,在圆润流畅、注重感情、发声收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剧目无论是剧本质量、题材、音乐、舞美,与早期单一的风格相比,也丰满丰富得多。
因为在发展模式上,香港潮剧基本上全是依靠老一辈艺人的传统教学,研究人才匮乏,缺乏系统的总结、研究、改良,因此,总体创新和发展的步伐不快。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少人改,改得少,香港潮剧在唱腔和剧目题材上,保留了传统潮剧很多最纯粹最本质的特色。
无论潮剧电影时期还是60、70年代的黄金期,香港潮剧大大小小的演员们,普遍嗓子和唱功都不错,曲式比较传统,唱腔潮味也比较浓郁,不管是稍老式唱法的方巧玉还是融入新唱法的陈美云,都是如此。这是香港潮剧唱腔的共同特点,也是香港潮剧最大的优点。尤其近年潮剧的唱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这个时候再来听香港潮剧,更是倍觉其保留的传统韵味的可贵。潮剧的一些传统发声方法和唱法,在香港潮剧也保存得很好。比如在大陆潮剧一度销声匿迹的痰火声,在香港潮剧中就随处可见。几乎每一个丑角,都有一把痰火味十足的痰火声,而且无论口白唱腔,都一痰到底,运控自如。
香港潮剧都是职业半职业班,完全市场化运作,剧目的选择注定要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观众的喜好来决定。所以,香港潮剧的剧目,没有政治戏、说教戏,都是剧种擅长、观众偏爱的“三小”戏、传统戏。这也是潮剧很本色的特点。比如最传统的戏码有《罗衫记》《双玉鱼》《琵琶记》《蓝继子哭街》《美人蟹》等,新编、改编的剧目有《三闯宫》《赵少卿》《一门三进士》《包公三勘蝴蝶梦》《四郎探母》《潇湘秋雨》等。香港潮剧留存下来的有大约300个录音录像作品,有时候单是细细浏览这些剧目名,就可以领略到传统潮剧的几分风貌。
地处粤语文化主导的香港,香港潮剧也不免要入乡随俗,烙上地域文化的印记。比如香港潮剧的舞台化妆和服饰就完全粤剧化,如果单看化妆服饰,和粤剧几乎没有什么两样。这是潮剧传播之后,与当地文化的结合,也是生存的一种适应。
近些年,香港潮剧本土人才已经全面衰退,加上与大陆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无论剧本的采用、曲风、化妆等,艺术风格受大陆本土潮剧的影响非常大,除了一众老演员还继续保留那种较为传统的唱腔,其他的与本土潮剧已经差别不大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