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玩贞(1941~)汕尾市陆丰县湖东镇人。广东潮剧院青衣演员。1957年考入汕头戏曲演员培训班,受教于潮剧名教林和忍、黄玉斗、黄清城等。首本戏为《收浪子尸》、《蔡伯喈认像》等。1958年调广东潮剧院,近几年参加海声潮剧团。在潮剧舞台近40年,扮演过几十个不同的人物角色。她扮演的《柴房会》莫二娘,1962年参加丑戏会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以后塑造人物角色有《袁崇焕》的袁夫人,《薛刚闹花灯》的程夫人,《王莽篡位》的吴母,《刘璋下山》的吕后,《扛石》的丘孝妻等,现代戏有《万山红》的春嫂,《迎风山》的李花等。林玩贞唱腔优美,咬字纯正朴实,其塑造人物的演唱技巧比较丰富,在现代戏《彭湃》中扮演彭湃嫂嫂,一反青衣虽腔情态,创造一个刁泼的妇女形象。在《万山红》中演唱春嫂的唱腔,清丽宛转,如泣如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表演风格规整,戏路较宽。

林玩贞参加录音录像剧目有《袁崇焕》、《万山红》、《迎风山》、《扛石》等。1990年参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资料录音,演唱多个潮剧古典唱腔曲牌、小调,为潮剧留下一份珍贵资料。

有次听电台访谈林玩贞的节目,她自述15岁那年投考汕头戏曲演员培训班,考后要进行体检,陈炳光说她“乌必乌必”,身体这么棒,不用体检的。听到这里,我就乐了。

以前看武侠小说,形容少女皮肤的美用的是“吹弹得破”,那是文人骚客文绉绉的话,不如“乌必乌必”有田园气息,黑而且绷不住裂开了,多么健康、生机勃发!

林玩贞确实挺壮实的。问题是这么壮实的演员怎么做青衣啊?

也许炳光老师说她“乌必乌必”的时候,她或许有点赧颜,但林玩贞确实没烦恼过这个问题,她是服从安排的。

她听得下批评的话,老先生教戏有时会骂,要有身段,这样就转过身来,像片门板;有时候又嫌她声音不够婉转,说是“竹槌煮朥”。听得进去,还改得过来,就进步了。

她进广东省潮剧院的时候是17岁,这个初当演员的女孩未脱农村姑娘的朴实,勤快的她默默地为先生们和师父们倒痰盂,洗茶盘家伙。

林和忍和黄玉斗教她的戏,林和忍先生教她把天然的声音放出来,黄玉斗先生再教她把声音收拢,修饰。她的首本戏是《浪子收尸》,个把钟头的戏,是个唱做并重的戏,考验青衣的基本功,林玩贞说,她现在还会梦到自己在练矮脚行。

就是通过不停地练,一个粗壮的农家姑娘练成了一个袅袅亭亭的旦角。

上世纪60年代初,林玩贞调入一团。那时的一团阵容鼎盛,晋京两趟,迈出国门,是圈内的“雷公班”。加入这个“雷公班”,有好有不好,当然个人是没得选择的,像林玩贞这样的演员,要出头简直就没门。

林玩贞没想过“出头”这回事,但她来到这儿了也不怵。她从来就知道自己论长相只是“保本”的份儿,自己只有靠勤勤恳恳的努力。林玩贞不取巧,整天老老实实练功,没戏也天天练;有戏做了,就认认真真想自己的戏。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却是最接近成功的道路。

1962年,林玩贞接到一个重要的角色,《柴房会》中饰演莫二娘。一直不懈苦练的基本功派上用场了。在演莫二娘现鬼形这场戏时,林玩贞自己琢磨了很久。后来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是:莫二娘急速旋转数圈并矮身盘腿伏地,脸朝上,后脑着地,蓬松的白裙簇拥着头,恰如一只螺。李老三受惊而走,莫二娘则凄然起身,悄立一旁。林玩贞的莫二娘被评价“有鬼气”。

林玩贞在现代戏《彭湃》中饰演彭湃的嫂嫂,她认为把握这个角色的形态特征可抓住她是缠过脚而后来放开,走步时可参照古装行,但步子要略大。准确的定位让这个角色鲜活起来,连成天板着个脸的郑文风副院长也忍不住用潮阳腔赞了一句。编剧洪潮后来也说,彭湃嫂这个角色他下的功夫不够,是玩贞帮他把这个角色补密实了。

在一团这个强手如林的地方,她有很多时候是当B角的。但她照样琢磨自己的戏,因而总能演出新东西。给她一个舞台,她就能展现自己的光彩。后来有一段时间身体很棒的林玩贞竟然因病离开舞台,这一耽搁竟然数年。

林玩贞最后的舞台是在海声潮剧团,她又演了不少戏。

演戏,对她来说是一种满足,一种享受。

10来年不上台了,不再有空落落的感觉,但见到爱潮剧的人,就觉得亲;一聊起戏来,眼神就变了,那惯操家务的手就在空中比划出优美的线条。老了,还是梨园子弟。

林玩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