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与“舞”虽然同属于身体语言表达的一种,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然而,在导演潮剧《八仙过海》的时候,我却把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塑造出更完美的舞台形象。
《八仙过海》是一个以武打为主的神话剧,这个剧目其他剧种也有过演绎。因为是武戏,一般都是以武打贯穿整个剧目,打斗气氛热烈,武打技巧高超,以突出武戏的特点,但同时也出现了旧模式、旧程式化的武打表演形式,产生了陈旧感和落后感。我认为,虽是同一个剧目,不同的剧种应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和特点,可在遵循武戏的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发挥潮剧的特点,扬长避短,吸取多种艺术形式来丰富武戏的艺术内容。因此,我在编排《八仙过海》时,揉入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舞蹈艺术戏曲化、武打程式性格化”,使剧中人物的舞台形象更完美。
在戏的开始部分,是主角金鱼和众水族在大海遨游的戏,为使这段戏不停留在一般化的处理上,我把它处理成歌舞式的“鱼舞”,让金鱼和众水族边唱边舞,充分体现出众水族在幽静的大海中遨游的欢乐场面。为了更好地体现金鱼优美的舞姿,我又对“鱼舞”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运用戏曲表演程式动作的“探海”和“老鹰展翅”的动作中,吸收舞蹈的“斜探海”和“蹲跨腿”动作,将两者揉合成一体,创作成“斜探海双摆手”和“蹲跨腿双摆手”的游鱼动作和造型,更形象、生动、优美地表现出金鱼的舞姿动态,给以后激烈的武打场面创造另一个欢乐、愉快、抒情的场面,起到情绪的互相衬托和紧张与欢乐场面起伏的对比作用,丰富了艺术内容,达到“舞”为戏用的艺术效果。
在该剧的武打设计上,我是以“闹”为主体,用“打闹”代替“打杀”的武打形式,要求武得风趣、可爱,有人物、有性格、有特点,在“打闹”较量功夫的同时,展现八仙各种法宝的法力。如在金鱼和铁拐李的一段对打中,对金鱼好胜的频频出击,铁拐李镇定自如地用单脚站立,另一只脚不落地的做“吸腿”、“偏腿”、“直腿翻身”再用单脚站立等一系列技巧动作,配合手中拐杖反复阻挡金鱼的出击,充分显示了铁拐李高超的本领。同时,在金鱼一打铁拐李鼻子的动作时,铁拐李发出痛叫声并用手护住鼻子,假被金鱼打中,逗金鱼高兴,在金鱼洋洋得意的时候,再告诉金鱼是假的,惹得金鱼生气。这段对打从铁拐李的独脚技巧到金鱼的一喜一怒,既体现出铁拐李的高超本领和风趣性格,也体现出一老一少打闹时愉快、轻松的场面,达到“武”要武得风趣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传统艺术除了继承之外,重在不断的吸取新的元素,并加于充实、改革、创新,导演《八仙过海》的过程中,正是融合了武功和舞蹈的精髓,才能达到刚柔相济、唯美流畅的艺术效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