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黄老师带着中学班的孩子们从泉州学南音归来。前晚,孩子们就在课室里唱谱给大家听。孩子们的唱腔一出,仿若让我回到了小时候在村里夜间听戏。

小时候,逢大节日或村里有什么大事都会请上戏团在宫前或祠堂前唱上几夜,我们小孩子也拿着小凳子坐在前面跟着听,但听着听着就跑开玩去了。一开始请的是铁枝木偶戏团,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就请潮剧团。

铁枝木偶戏,我们俗称纸影,因操纵木偶表演的杆是铁枝,故称铁枝戏,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清代以后,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到了二十世纪初,潮州一带的铁枝木偶戏班纷纷参照当时的戏剧舞台,改用绣帘作为幕布,台上再摆上小桌子、小道具用于表演,偶身也改用木头削制,曲调改唱潮剧曲目,于是几乎就是一个微型潮剧。

铁枝木偶戏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明末已在潮州、闽南的诏安、云霄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杂以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

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因此,潮剧要比其它剧种更具浓郁的民俗色彩。

奶奶是个戏迷,有戏必到,我小时候,奶奶有时还会带着我到隔壁村去看戏,那时,我也很喜欢听戏,潮剧一唱我就不哭了,有时在外婆家,我一哭,阿姨和舅舅们就会用播音机放潮剧哄我。村里唱戏,我都会去凑热闹,看演员们用竹子搭戏棚,有时还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偷偷跑到后台看。

那时,看戏甚是热闹,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去了,旁边还有各种卖吃的,各种玩的,那感觉就像前夜中学班的二十几个孩子齐唱南音,而现在,看戏的几乎就只剩几个年迈的老人了,戏几乎就成了演给“老爷”看。

潮剧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个剧目是方展荣老师演的《柴房会》,那时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此出剧目也是从电视上看的,我敢说这也是当时所有小朋友最喜欢的一出戏。它讲的是小商李老三夜宿客站柴房,偶遇鬼魂莫二娘的故事。剧目的主角是一个丑角,即方展荣老师饰演的李老三。

潮剧行当中,丑行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方展荣老师,将一个平凡小人物表演得正直、善良、诙谐、幽默;特别是初遇鬼魂的那段戏中,方展荣在约二丈高的竹梯上表演的梯子功,将人物惊恐万状,欲逃无路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得大家喜欢。

潮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剧目取材于潮汕大地,比如刚才谈到的《柴房会》,其原型就在三饶山脚下有座被当地民间称为“打破鼓”的老宅子里;又如《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讲的是潮州的五娘于元宵观灯,邂逅陈三,林大鼻聘婚,五娘不从,五娘投荔与陈三示情,陈三磨镜入府为奴,林大鼻迫婚,陈三偕五娘跑泉州的故事;还有《苏六娘》,讲的是明代揭阳荔浦村人苏六娘与其表兄潮阳西胪人郭继春的恋爱故事,我们潮汕地区有句俗语“欲食好鱼金针鲳,欲娶雅牡苏六娘。”就是形容苏六娘的貌美。

从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潮剧发展兴盛时期。据《云霄县志》卷四“风土”载:“按本邑今唯潮音剧盛行,查此剧喜演乡曲,流传鄙俚不堪之小说,以迎合妇孺。每一唱演,则通宵达旦,举国若狂。”而且“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赀。”龙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竞聘潮剧”演出。

潮剧的兴盛发展得益于民俗活动的活跃,而如今时过境迁,年轻的年壮的都外出打工,鲜有时间与工夫参与民俗活动,虽然村里每年还是会请潮剧团演上几夜,但已然没有了当年的那种热闹了,奶奶也老了,我们也不放心让她夜里外出看戏。虽然电视里每天都会有潮剧播出,但看着演员也已都老了。

目前应该还是有些人在坚持,但群众基础越来越薄弱,看着是难上难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