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刘佩全

【故事背景】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弘扬川剧传统文化,让群众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下乡活动、“大千故里·川剧下乡”、“月月看大戏”文化惠民活动,把川剧这一传统艺术送到群众身边。仅2016年,我市就举办各种川剧演出活动近百场。

回眸2016:

见证川剧喜迎“又一春”

刘佩全是内江市川剧团团长,也是40多年的川剧“老戏骨”,直到现在他还时常登台演出。

对刘佩全来说,2016年是最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里,刘佩全见证了内江川剧团走出“低谷期”,如火如荼开展各类演出,组织策划了资阳河川剧艺术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成康先生从艺80周年传承剧目展演和座谈会。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成都和内江举行了个人生角专场演出,观众场场爆满。

1月17日,内江川剧团排练场内,几名演员正在排练节目。

“临近春节,大家都忙着排练节目,准备‘文化下乡’演出。”刘佩全告诉记者,前两天,他们才刚下乡,现在演员又在马不停蹄地排练新节目。

“到哪里演出,就要让哪里的观众看得懂川剧。”无论是送川剧进学校,或是农村,还是企业,刘佩全他们都要编排不一样的节目。

2016年5月27日,对刘佩全来说是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他个人生角专场演出在内江举行。

因为前两年他唱戏较少,因此在演出前几个月,他就开始练基本功、吊嗓子、记台词,为演出作准备。

刘佩全回忆,演出那天,他上台表演,工作人员就把他下一个节目所需服装道具准备好,每表演完一个节目后,就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换装和化妆,甚至最快五六分钟完成。

2016年6月24日晚,刘佩全生角专场在成都举行,这也是内江川剧团20年来首次登台成都,演出票开售不到两天就已售罄。全场演出两个多小时,刘佩全展现出宝刀不老的功夫,赢得满堂彩。

另一件让刘佩全自豪的事,就是他带领川剧团组织策划了资阳河川剧艺术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成康先生从艺80周年传承剧目展演和座谈会。

2016年是王成康先生从艺80周年。他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唯一从艺满80周年的老艺术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川剧著名班社“三庆会”唯一健在的老艺人,在川渝两地的艺术界有重要的影响力。

“省内川剧专家和知名人士都来内江参加支持这次活动,可以说非常不容易。”刘佩全说,这一次活动,让他们看到川剧的强大号召力,也让他们更坚信川剧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

展望2017:

培养更多年轻川剧演员和观众

和省内很多川剧团一样,内江川剧团多次面临人才断层等尴尬,现在川剧团里最年轻的35岁,最年长的有70多岁仍在登台演出。同样,他们还面临着另一个事实——川剧观众也多是中老年人。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政策支持地方戏曲发展,这些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川剧发展的阳光。”刘佩全说,2017年,他们除了要开展好各类演出,创作更多与时俱进的川剧节目,培养更多年轻的川剧演员。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将继续组织川剧进校园,进行川剧讲座和传统文化知识宣传,培养更多年轻的川剧观众。(记者段春秀实习生古佩铃/文 全媒体记者王斌/图)

去学校演出时,除了川剧艺术中经典的变脸喷火,刘佩全等人还要把唐诗编成戏歌,让学生也能听懂川剧;去农村演出时,他们就把传统经典的川剧戏目带去,让农村观众也能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去宣传防艾时,他们专门编排了防艾小品、防艾戏歌等等。

“这是我进川剧团40多年里,看到川剧重新走‘上坡路’的一年。”2016年,内江市川剧团开展各类演出近100场,几乎每一场演出,刘佩全都在现场,有时他自己还要登台表演。

上一页[1][2]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