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促进了川剧开放的演出形态
写意性、程式化、虚拟性,川剧艺术三大特征。
写意是川剧表演的灵魂、虚拟是川剧表演的核心、程式是川剧表演的套路。
在川剧舞台表现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上船、下船、跑马、出征等一系列生活场景,与话剧舞台上有写实的门、楼等实景有所不同,川剧舞台上的门、楼、船、马等都是虚拟的,通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开门、关门、上楼、下楼等程式让观众感受到门的存在,以虚代实、假中见真,凭着演员在舞台上的程式表演,便“指山为山、指水为水”了,一句“来此已是江边”,舞台就变得江水茫茫了。演员一个圆场,就表现了“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的过程。
假如我们要在舞台上表现黑夜,那么,我们首先会想到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呢?把灯关了,这或许是个办法,可是把灯关了,观众又怎样看戏呢?
在满台光亮的舞台上表现伸手不见五指;在没有一滴水的舞台上表现满台山水,在没有一匹真马的情况下展示百万雄兵。“以桨代船、以鞭代马,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万马千军。这就是川剧写意。
戏曲舞台上有一出经典名剧《三岔口》,京剧、川剧、昆剧等剧种都常有演出。这折戏表现的就是黑夜中的打斗,演员运用虚拟的摸黑打斗表演程式,在满台光亮下把夜斗表现得惟妙惟肖。川剧《秋江》,通过剧中人物在舞台上的行船表演,就营造出满台山水的意境来。川剧程式,虚实相生、神形兼备,生动体现着传统写意美学的独特魅力。
中国戏曲的写意特征使其在演出形态上有别于西方歌剧,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观众的参与,在川剧演出过程中观众随时都可以通过鼓掌、叫好等方式打断演出进程,体现其对演出的参与和评价。这一开放的演出形态与川剧起源于民间和早期“茶园演戏”的演出场地有关。
这就要从著名的“川戏窝子”悦来茶园说起。
悦来茶园是百年前的时尚前沿
成都人爱喝盖碗茶,爱摆龙门阵,爱听评书看爱川剧。
穿过春熙路的喧嚣、越过太古里的时髦、走过王府井商城,穿梭商业场时空走廊,一座“大隐隐于市”的川戏窝子——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就映入眼帘,华兴正街54号,在这条“带着厚重历史”走来的街道上,有个很成都的茶馆——悦来茶园。红瓦青砖,竹椅火墙,乡音俗语,弥漫茶香,距闹市咫尺却古朴与宁静依然,这处茶园,恰便是成都川剧起承转合的活化石,是一个在成都史上和成都川剧史上都有着特殊意义的川剧戏窝子。
悦来茶园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悦来”取自《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之意。阅尽一个世纪的沧桑,积下几代人的乡愁,悦来茶园至今仍然是川剧戏迷的乐园。
当时的茶园就是戏园,进茶园需购票入场。在茶园里看戏气氛轻松,一边喝茶聊天,一边看戏听曲,没有眼下在正规剧场里看戏这般拘谨。川戏演出进程中有掺茶的、掏耳朵的、卖香烟瓜子的,还有“打洗脸帕”的,随意行走,四下里招揽应酬。
悦来茶园在当时属于四川省内最豪华气派的戏园,园内的大厅是堂厢,舞台左右两边和楼上是包厢,正座500席、偏座300席,这在当时堪称空前宏大。舞台前突至茶园中央,观众可以从三面看戏。当时的女宾坐在包厢,隔着帘子看戏,不能让堂厢里的男宾看清女宾的脸。进入悦来茶园时也须男女有别,男宾由华兴街正门入场,女宾由梓潼桥街后门入场。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这种男女有别的看戏习俗才被打破,开始“男女混坐”。
可别以为“男宾女宾分座”很封建很落后,其实这在当时已经是石破天惊的时尚之事了。在悦来茶园之前,女宾客是不能进戏园子看戏的,悦来茶园首开女宾入内看戏之先河,这在当时已是相当于当下“网红”之类扯眼球的热辣新闻了。
民国初年,受悦来茶园“茶戏合一”演出形态的影响,四川全省各地纷纷修建带戏台的茶园,喝茶看戏蔚然成风,川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四川民风民俗紧密关联的百年路径,也与茶园即戏园的演出形态息息相关。
悦来茶园之前的川剧大多是在岁时节日、酬神庙会或商业行会庆典时集中演出,少有日常性的营业演出。茶园戏台演出的出现,使得川剧演出一年四季不断。茶园川戏还把川剧从露天草台、万年台或会馆等演出场地上的流动演出改成了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的演出。天天好戏连台的演出要求迫使戏班不断增加剧目,提高演出质量,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名剧名角。这一变化对推动川剧的提高与发展具有非同小可的标志意义,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看戏环境,同时更让一些著名川剧班社结束长期四处流浪的生活,得以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园子里安顿下来,专心研习技艺,排演新剧目,从而促成各路川剧班社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川戏窝子”
映射川剧百年变迁
悦来茶园之所以“牛”,不光在于前面说的场地、风尚等,还在于以它为据点生长出了灿烂的川剧之花,并延续百年,成为真正的“川戏窝子”。
1911年,川剧发展史上最具标志意义的戏班“三庆会”在悦来茶园成立,以杨素兰、康子林为首的川剧名伶,在悦来茶园聚集八大戏班,荟萃各路名角,成立了川剧历史上第一个大型联合剧社。川剧在成都发展、成熟,反过来又辐射全川,促进了“四条河道”川剧流派的融会贯通。可以说,悦来茶园是川剧的发祥地,“三庆会”是川剧发展的里程碑。
行当齐全、阵容强大、名伶辈出、剧目丰富的“三庆会”扎根悦来,一天演两场,逢春节这般重大节日时甚至一天演三场。那时的演出晚场最为火爆,当时戏迷的狂热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时下追星族和“粉丝”们的疯狂。遇大牌名角出演,从华兴正街的巷子口往戏园走,两边墙上便早早挂满水牌,水牌写着主演名字与戏名。在悦来茶园的票房门前,水牌上则不仅有用红色大字书写着名角和剧目,而且还有名角出演的价码:八阵图,主演康芷林,票价厢堂2个银元。2个银元在当时的成都能买2000斤大米,相当于现在买一部“苹果7”的价钱。有大牌名角挂牌的演出,往往离开场还有一个时辰,茶园园子里的过道就已经挤满了人。
上世纪50年代,悦来茶园改造重建,拆掉老茶楼,在原址上修建了锦江剧场,剧场旁边保留茶园。改建后,剧场只演戏,不卖茶,茶园只卖茶,不演戏。
90年代初期,只卖茶不演戏的悦来茶馆迎来一位评书艺人,这就是后来名满云贵川渝的著名“散打评书”艺人李伯清,“贾素芬”“贝李马列斯”“黄肿浮肿水肿”等一串串风趣幽默的散打俗语在1994年间从锦江剧场的茶馆飘出,飘向成都、飘向四川、飘向西南每一个“塌塌”。李伯清老师就是在锦江剧场的茶馆里开始他的散打评书,继而一炮走红的,也算是百年悦来走出的众多川剧名角中的另一个名角。
时间老人的脚步跨入新世纪门坎,锦江剧场迎来又一次重大改建,2001年耗资6500万元在华兴正街原址重新修建并更名为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12715平方米,由剧场、川剧艺术博物馆、悦来茶园组成,常年保持川剧和戏曲综艺演出,每周六午后悦来茶园有传统川剧演出,每天晚上有《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等戏曲综艺旅游演出。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马识途曾为成都悦来茶园撰写过一副对联:喝盖碗茶,摆龙门阵,能消愁解闷,得大解脱;看四川戏,演古今事,可明性净心,见真世情。
以一当十,以小见大;寓理于情,以情传理;寓实于虚,以虚传实;寓神于形,以形传神;寓雅于俗,以俗传雅;寓悲于喜,以喜传悲;寓生活于程式,以程式传生活。以写意性、程式化、虚拟性为代表的川剧表演体系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写意传神的传统川剧程式化表演,传承传播和展示着浓郁巴蜀传统艺术特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