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南充大剧院的舞台上,众多川剧演员正在紧张排练。灯光照耀下,各位演员神采奕奕,活力四射,但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在舞台下不时进行指挥的一位老者。
演员们练习时,舞台下些许观众的聊天声被他察觉,只见老先生投以严厉眼神,一眼望去,满场顿时鸦雀无声。
他就是四川北部南充市的川北灯戏传承人汪洋。今年75岁的他,在2007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
1950年刚上初中二年级的汪洋,以其特有的天赋被川北解放剧社收为学员,后拜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全波为师学习“丑角”。1959年汪洋被选为中国川剧团成员,前往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演出,并多次进京在中南海参加全国性戏曲表演,受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赞誉。
为什么叫灯戏?汪洋告诉记者,早期没有灯光,为了照亮四周方便表演和观看,就把灯笼挂在一根高杆上,也就是古时所称的“天灯”,如果把灯笼放在地上,就叫“地灯”,在堂屋里演戏就叫“堂灯”,各种形式都有,所以统称为灯戏。“最早的灯戏艺人都是农民,虽然表演得不专业,但全是群众们田间地头的真实生活写照”。
“灯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在嘉陵江流域的农村里产生的民间小戏,因活跃于四川北部地区,也叫‘川北灯戏’。最大的特点就是来源于民间,是农村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排练现场,汪洋一边对年轻演员进行指导,一边向记者介绍灯戏的起源。
汪洋指着演员们时而夸张的表演动作向记者解释道,“川北灯戏最大的表演特点就是夸张,最大难度在于音乐和表演唱腔之间丝丝入扣。不像一般戏曲在舞台上可以自由发挥,灯戏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要跟音乐锣鼓套打相结合”。
现场采访中,只见汪老先生穿梭于台上台下,对演员的指导细致入微。其实,老先生走路十分不便,因为去年在指导学员时站立时间太久而落下了病根。
1999年,刚退休的汪洋就换上了直肠癌,在医院化疗的他还经常为病友和前来探望的外国友人表演川剧。时隔两年,癌细胞转移,汪洋又一次进行了癌症手术。但病魔缠身的他,依然对艺术孜孜不倦。
汪洋表示,川北灯戏现在处于困难时期,编剧、作曲家、演员有后继无人之虞。“老一辈的编剧、作曲家都相继过世,像我这一代的演员也都上了年纪,但并没有年轻演员跟上来接班,即使招到了好学生,能传授的老师也非常少。”
汪洋众多学生之一、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胡瑜斌说,“我今年已经48岁,从祖辈算起是第7代传人,现在的川北灯戏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一辈懂灯戏的人越来越少,非常需要青年人才。”
汪洋告诉记者,“灯戏要想传承下去,首先要出现好的剧本,灯戏不同于其他艺术,它是以喜剧为主的小戏,如果剧本没有喜感,导演拿到了也没有办法指导,演员也无法进行表演。说到底还是缺人才。”
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演员一直在排练,汪老先生一直在指导。长年与病魔抗争的他,用生命演绎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