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岁的著名川剧小生蓝光临至今依然记得当年这一幕。到了剧场,蓝光临看到好些熟面孔陈书舫、周企何、竞华、周裕祥、杨淑英。这些曾经的川剧名角在“文革”劫难后骤然相见,无不惊喜交集,感叹劫后余生。
蓝光临说,在剧场排演了一周后终于知道是邓小平要看戏,“我们都兴奋得不得了,觉得川剧八成是要翻身了”。
蓝光临经历了新中国初期的川剧发展高峰期和“文革”停滞期,到1978年为邓小平唱戏使川剧解禁,再到改革开放初期川剧的刹那辉煌和迄今未完的彷徨期,蓝光临的68年艺术人生随着川剧近现代的发展历史起起伏伏。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夕是川剧艺术发展的高峰之一,蓝光临说,除了传统戏,政府还成立川剧研究院,专人写戏文、改剧本、设计脸谱。新戏融入了当时的土地改革、婚姻法等国家政策。
从1963年开始,要求少演传统戏,多演新戏。蓝光临说,所谓的新戏就是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京剧改编过来的川剧。剧场渐渐门可罗雀。
但众多川籍的中共高官始终对川剧情有独钟。早在1952年,蓝光临等人每年都会进京为高官演出,观众席上有朱德、邓小平、陈毅等。朱德的秘书还在演出休息间隙跑到后台询问演员“后面的戏还苦不苦,再苦朱老总的眼睛都要哭红了。”
1978年初的那次演出共持续三晚,事后有官员向蓝光临等人转达邓小平的评价“这三台戏都很好,广大工人农民市民都可以看,没什么毒草。”
有了这句话,川剧传统戏开启了复兴时代。“那时抢票很厉害,甚至有人倒卖”,蓝光临说。
三四年后,随着改革开放,香港等地的流行文化大量涌入,中国本土文化作品也日渐丰富。蓝光临回忆说“崔健的《一无所有》走红时,连我自己也喜欢歌词‘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里的感觉,那才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能有共鸣的东西。”
蓝光临称,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川剧的彷徨期。业内关于传统戏剧的未来众说纷纭,有人说要改小剧场,有人主张排新戏去拿奖以图振兴。蓝光临说,有的新川戏确实拿了奖,但夺奖的新戏未能阻挡观众离场。
流行文化大势难挡,蓝光临也曾把川剧高腔唱词融合到当时大热的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同名主题曲唱出来,但仅仅一年后,随着流行歌曲的新旧更迭,这份努力成果也变为过眼烟云。
2001年,66岁的蓝光临仍未看到川剧走出彷徨期,因年迈体衰对改革川剧自感力不从心,遂毅然“封口”。
10年后,政府开始重视文化发展,蓝光临成为川剧的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被赋予传承川剧文化的重任,每年演出两三场。
今年8月初的一台《铁笼山》,78岁的蓝光临披挂着30斤重的行头,穿着7厘米高的戏鞋,跨步走上1米高的戏桌,怒目圆瞪,一跃而下,让观众心惊不已。蓝光临说,岁数大了,年轻时能轻松驾驭的动作现在得重新琢磨、苦练多日才能演好。
对艺术的执着,让蓝光临的戏时下仍能卖到满座。他重拾川剧发展的信心“锦江剧场现在票价是20到80元(人民币),一月一场,很卖座,观众有学生、生意人等等,不像以前那么普及,但小众化的观众群也不乏铁杆戏迷。”
蓝光临认为,川剧的彷徨期到现在仍没有完结。川剧发展要用“保守疗法”,即培养后生演传统戏。他说“新戏的生命力、号召力和根基都不如传统戏。传统戏得到了传承,戏才有看头,才会有新观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