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以川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载体,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离不开教育传承,需要用戏曲教育来培育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民族情感,去全面复苏传统戏曲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通过让川剧进课堂、让川剧名家进校园、举办川剧艺术节,开展一系列“川剧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使乡村孩子更多了解川剧艺术、学唱川剧,让艺术育人、传统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从而建立起一条守护传统文化、传播传统伦理、实现传统价值的有效途径。

戏曲艺术,饱含有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统价值观念的深切体悟。作为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川剧是巴渝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将川剧带入校园,把戏曲文化通过教育来巩固、传承与发扬,不仅将培养乡村孩子对民族戏曲的兴趣,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引导他们养成高雅的艺术品位,也将有助学生正品立德、完善人格,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

戏曲艺术教育,既在教育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又通过对传统艺术的传习,来不断传递“忠、孝、礼、义、信”等传统价值,是树立传统美德,培育艺术修养、建立审美判断的重要形式。用川剧育人,在育人中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就既能做好戏曲传承,丰富民俗文化,又能塑造美好价值、陶冶高尚情操,引导孩子走向更美好开阔的人生。李妍

学生娃上台演川剧 放飞艺术梦想

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第二届川剧艺术节开幕

(记者 蒋艳 实习生 陈珺瑶 胡攀)在电视上看的川剧,多是艺术家表演的,那你看过学生娃表演川剧没有?昨天,这样的场景就发生在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在这里,川剧成了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为丰富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放飞农村孩子艺术梦想,按照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重点推广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活动的要求,昨天,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教委在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举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第二届川剧艺术节。

川剧走进农村学校课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朗朗上口的《静夜思》,用川剧唱腔唱出来是什么味道?在川剧艺术节现场,小学生唱出川剧版的唐诗韵味十足。

在川剧艺术特色成果展上,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学生与川剧名家共同表演了《川剧集粹》等剧目。这些孩子为何热衷于传统川剧?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校长朱必勤说,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学校。全校2500名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70%以上,留守儿童更是达到了70%。学生家长大多忙于生计,很少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

“这些孩子,除了课本之外,几乎接触不到艺术”,他说,白市驿是著名的川剧之乡,学校借助这一平台与契机,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把川剧作为学校特色进行打造,在1-9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川剧课,真正让学生了解川剧艺术、学唱川剧。

艺术家沈铁梅来当老师

正是被以川剧育人的理念所吸引,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川剧名家沈铁梅担任了学校的指导老师,并多次来校为孩子授课。

“自从把川剧引入课堂,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也为师生提供了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展现自我的舞台。”校长朱必勤说,“以前的老川剧戏目,孩子们听不太懂,学校就把唐诗宋词编入川剧的唱词,给川剧赋予了新的活力。”

在学校,川剧校本教材《学川剧》受到孩子们喜爱,除了正儿八经的川剧课外,学校还把川剧元素引入其它课堂——比如在美术课上介绍川剧的脸谱、服装、道具等;在历史课里穿插介绍川剧的发展史,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白市驿,爱唱川剧、会唱川剧的孩子越来越多。九龙坡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南介绍,以后还将继续引入师资,增加投入,把川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

传承川剧“立德树人”

如何传承川剧、立德树人?在川剧艺术节上,同时举办了“川剧育人”座谈会。

“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以传承川剧这个传统文化为载体,用川剧艺术中的‘忠、孝、礼、义、信’等优良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灵中植入‘尚善’、‘尚美’教育理念”,沈铁梅说,“一所农村学校能传承传统文化,让家庭贫困的孩子也能受到艺术熏陶,很不容易。重庆市川剧院将持续、长期派驻专业川剧演员来校,义务为娃娃教川剧。”

川剧名家、梅花奖得主肖德美认为,一堂川剧课,能为孩子们的艺术梦想插上翅膀,帮助他们从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中,懂得忠孝礼义信的传统文化,学会为人处世道理,也找到自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