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川剧特技?川剧特技的内涵和处延是什么?

《川剧词典》、《重庆戏曲志》都没有对川剧特技下一定义,也许认为它的定义太简单、太容易吧。《成都戏曲志—川剧志》第一篇“川剧艺术”第三章“表演”特别列了一节即第四节“特技”,没有对特技作定义。邓运佳的《川剧艺术概论》第六章“川剧的表演”第八节“川剧的特技”中,把“特技”定义为“川剧表演的‘特殊技巧’”果然十分简单。

特技的内涵是表演的“特殊技巧”,其外延即范围又是怎样的呢?

《成都戏曲志—川剧志》提到的“特技”有变脸、踢慧眼、镖椅子、钻火圈、魔烛(灭烛复燃)、藏刀、软索套壶、顶灯、打叉、烟火、带彩、耍獠牙、上吊、吐火,《重庆戏曲志》又补充了大刀走路、耍火(草纸包火、踩跷)等。

川剧的“特技”,集魔术、杂技、传统表演程式于一体,或者需要专用的道具(如变脸、藏刀),或者需要特定的演出环境条件(如大刀走路、只能在没有铺设台毯的硬木板台子上才能表演成功),或者需要具备有特殊的高难功夫(如镖椅子、顶灯、打叉等)。如果我们把它的外延再扩大一点,此需要常进行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不同于一般表演技巧的,都可以称为特技。如“独翎直立”,这是在演员特别是武生演员的耍翎子功基础上的提炼、提高。它既需要教软的“翎脚子”,更需要演员的颈部、耳根、牙根等劲道的协调配合。我以为,象“独翎直立”、“水发自挽”(《跪门吃草》中的需要运用头、劲、颈的劲道使水发挽于发髻上)之类的技巧表演,多属于特技大范围。
郑运佳在《川剧艺术概论》中说;“川剧表演艺术中的特技包括变脸、踢慧眼、水袖功、绫子功、翎子功、胡子功、水发功、褶子功、耍官衣、扇子功、耍手巾、倒硬庄以及个别表演艺术家的‘绝招’、‘绝技’等等……”。在这句话中,除“变脸”、“踢慧眼”、“倒僵尸”(倒硬人)确是特技外,其余的某某功,某某功还不能说是特技,只是川剧表演的基本功而已。如翎子功中的“凤点头”、“太极图”、“大云花”、“小云花”等,都是武生演员基本的翎子功,把能称之为特技。这与前面作述的“独翎直立”是有质的区别的。

有人又把川剧的“特技”称为“绝技”,如果仅从精湛的、少有的这个意义上讲,称绝技也无不可,但“绝技”二字容易使人产生极端的、唯一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认识,容易失之偏颇,所以,笔者认为还是称“特技”为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