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时值四川省振兴川剧30年之际,有“巴蜀鬼才”之称的魏明伦先生在他的家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的这次采访,以期在成都这座灯红酒绿、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全球化崭新的城市,寻找这座古都特殊的本土文化气息川剧三十年轨迹。
坐在成都最中心地带的26楼,俯瞰整个成都美丽街景,魏明伦穿着他喜爱的红色衬衫,手摇从不离手的折扇,旁边是伴随了他20年的白色波斯猫,墙上是韩美林、贾平凹等朋友赠送的“巴蜀鬼才”等手迹和墨宝;大书房沉稳凝重,灵气内敛,人文之气泰然呈现。
魏先生经历曲折,大起大落,9岁时到自贡唱戏,在自贡一直呆到58岁,当过演员、导演、编剧,16岁被“反右”株连,历尽坎坷;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振兴川剧后,魏氏川剧《潘金莲》一炮而红,成为中国荒诞剧与妇女思想解放的先锋;此20多年中,一直为各种潮流中风起云涌的潮头人,或引发大讨论,或央视春晚总撰稿,点评热点,指点江山,一生的自我总结是:“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写起戏来便有些鬼聪明、鬼点子、鬼狐禅,总爱离经叛道,闯关探险。”文坛翻江倒海,杂文辞赋妙笔生花……
魏先生被公认为中国艺术界一大怪杰,又是三十年川剧振兴历程的见证者。
“我是振兴川剧的受益人。”魏先生接受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在这之前不久,魏先生的经典剧作《夕照祁山》刚刚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而目前成都市川剧院准备排演他的《岁岁重阳》……
硕果累累
一大批川剧作品轰动全国
魏明伦和老一辈的川剧人都清晰地记得,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在成都,邓小平点名希望能看到传统的川剧折子戏,这一场演出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统文化在封闭了几十年以后,可以重见天日了。果然,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出“振兴川剧”号召,并组建了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
1982年,自《易胆大》《四姑娘》两部戏到北京获全国剧本奖后,魏明伦的其他经典剧作一部接着一部地诞生,《变脸》囊括全国许多戏剧大奖;《巴山秀才》、《易胆大》和《四姑娘》三部经典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连中三元”,夺得全国优秀剧本奖,其中《巴山秀才》境内外巡演几百场;《中国公主杜兰朵》,与张艺谋的歌剧同题对演,南北设擂,异曲同工,引发观剧热潮……八九台的魏氏大戏成就斐然,影响之大,魏明伦当之无愧当选中国剧协副主席。
那一时期,魏明伦的9部大戏与隆学义的《金子》、徐芬的《死水微澜》《欲海狂潮》等优秀剧本跃登全国戏曲创作高峰。“川剧在改革开放的早、中期是全国戏剧界的一面旗帜。来川学习的剧团数不胜数。”魏先生说。
魏明伦回忆起振兴川剧的几个发展阶段,最鼎盛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例如《潘金莲》,从内容的颠覆到穿越时空的表现形式,甫一公演,立即掀起一场震动整个社会的大讨论风暴。
《潘金莲》在南方各城市巡演时,轰动如潮,一票难求,黄牛党云集。但是在北京,魏先生据好友吴祖光透露,是秘密调京“内部演出”,只为有关部门演出3天,进京时早已为自贡川剧团买好了回程票。“不卖票,不透露任何演出消息,不公开演出,就这样在北京秘密演出了三场。”
然而,《潘金莲》引起的社会震动,已经不可遏止地扩散到了海内外:全国几十个剧种,二百余个剧团纷纷争演《潘》剧;英译本在美国发行,又被选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大系》、《八十年代文学新思想丛书》、《中国现代派作品大系》……
潘金莲是封建社会中家喻户晓的荡妇的代名词,魏明伦剧中的潘金莲,是个穷苦女孩,向往美和爱情,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历史的、现在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无数代表不同观点人的大审判。剧作在讲述还原了这个故事中的女人之后,还用非常怪诞的形式,表现了这种古今中外的大审判,这种荒诞体形式现在也被年轻人广泛接受,称为“穿越体”。
“这是在禁锢了很久以后的一次思想解放、妇女解放的探索,把一个施耐庵笔下的淫妇,笑笑生笔下的色情狂,如何还原为一个具有正常人性的受压迫的底层女人的故事,一个东方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魏先生说,这个搅动了整个中国文化界的事件,一直争论了十年,毁誉参半,影响持续到21世纪初的电视剧《潘金莲》。电视版《潘金莲》基本上是按照了魏明伦当初“翻案”时的观点来塑造的形象,30年后仍广泛被人接受,可见其艺术的生命力。
魏明伦笑言这次27年前就开始的“穿越”,在今天已经变得非常“时髦”。当年的“穿越”,是这个剧不能不使用的最佳形式,并不是没有意义、取悦观众的穿越。这种思想和形式上极其先锋的探索,在自贡这样一个中国内陆的小城诞生,实在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其实也不奇怪,80年代的思想大解放,小说上有意识流,诗有朦胧诗,话剧有先锋戏剧,川剧这样的探索,也就不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魏先生说,该剧带来的巨大影响,远超戏剧界、文化界,而成为社会的热点事件,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变脸》奇迹
囊括20个中外大奖并入选中学课本范文
如果说魏先生的《潘金莲》在当年刚“出生”时还是毁誉参半,骂的人和爱的人一样多的话,那么《变脸》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迹:所有看过的中外人士,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各种不同的电影和戏剧大奖,都把荣誉一致地没有争议地颁给了它。
该剧是魏明伦1995年3月应电影导演吴天明特邀写作的电影文学剧本,由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与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合拍。第二年就获得了无数电影大奖:金鸡奖、华表奖、珠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土耳其、印度、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际电影节共计二十项奖励。在《变脸》搬上川剧舞台后,又几乎囊括了各种戏剧大奖,进入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之例。
2003年,《变脸》被选入中学语文(人教版)必读课本,同时入选的还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片断。《变脸》整场戏文12页6000多字,成为上千万学生阅读和无数语文老师分析教学的范本……并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教案,如对魏明伦创作的分析,对川剧的欣赏和唱腔的介绍等。
北京设擂台
《中国公主杜兰朵》中西相遇盛事
1998年,一个地方小剧团自贡川剧团排演了魏明伦的《中国公主杜兰朵》,居然进京和张艺谋的太庙歌剧《图兰朵》打了一回擂台。这个擂台由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主办,魏明伦和张艺谋一同出席新闻发布会。两台“图(杜)兰朵”,歌剧在北京太庙演出,川剧在全国政协大礼堂演出。
一边是规模宏大的聚集海内外艺术精英和气势恢弘、大排场、西式经典西洋歌剧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实境盛大演出,一边是投资小的舞台表演。但是,这个地方剧团因为有了魏明伦前几部戏的盛大影响,并没有被太庙歌剧所吓倒。他们有自己的底气。这个底气就是剧本的中国戏剧跌宕的情节、文词的文学性和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的突破性交融,这个底气就是魏明伦的剧本。而且,川剧中又以意大利歌剧《今夜无人入眠》的旋律贯穿始终,并配以江南民间小调《茉莉花》,同时富有川剧曲牌特点的唱腔音乐融入其中,在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上一炮打响,获得11项殊荣。之后,改编的音乐剧、电影等纷纷出笼,形成热潮。
今年初,重庆川剧院又排演了这部剧的“青春版”全由青少年演员出演。上演之后,网友发贴说,以为川剧古旧灰暗,结果完全出乎意料,“现场观众每隔几分钟便会集体笑喷一次。整出戏在浪漫而紧张的故事情节中透出魏明伦独到的幽默,作为一部地方戏可谓发挥到极至的上乘之作。如果说上演前观众对魏明伦的高调处理颇有微词的话,那么此刻只能问:谁给了他如此鬼斧神工的手段,竟生出这般造化?”
《图兰朵》的故事最早源于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杜兰铎的三个谜》,魏明伦研究了三百年间各国作家如戈齐、席勒改编的话剧、歌剧,以及普契尼1921年着手创作的歌剧顶峰之作《图兰朵》,设计了中国观众审美预期和欣赏习惯接受的不同人物和结局,公主刁蛮任性,国王糊涂可爱,幽默的“小丑”每次出场都惹人捧腹。公主和无名氏唇枪舌战,机锋暗藏,一个骄横无理冰霜美艳,一个自由自在无羁无束,之间你来我往的较劲形成巨大张力,诙谐酣畅。“真正美仑美奂,想不到川剧在魏明伦先生的笔下,竟然光彩到如此境界。”
而在魏明伦看来:“中意同唱杜兰朵,是本世纪末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也是东西方文化进行对话的一个极其难逢的机会。”这一对阵为文化界提供了多个富有意味的对比,直接催生了很多中西文化对比的研讨文章。
历史的文化留存
新时代古老地方剧的发展探索
然而时光荏苒,如此优秀的剧作,如此众多的优秀演员共有22位川剧演员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但川剧这门地方古老艺术如今并没有像它曾经的鼎盛那样家喻户晓,深受热捧,而是犹如日常生活繁星中闪烁的亮光,被淹没在无数的喧嚣之中。一方面,2006年,川剧就已被赫然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预示着它即将消失的危险处境。世界唯一培养川剧演员的川剧学校,现已和四川省舞蹈学校合并,改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魏明伦对川剧艺术的后继者深感忧虑。
据统计中国共有368个地方戏曲剧种,如今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30多年中已消亡了100余种。“最大的问题,是川剧在丢失自己的观众。而观众,恰恰是一门艺术最根本的根基。”
是不是所有的古老戏曲艺术在全球多样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是不是川剧跟其他戏曲种类差异太大,所以造成目前的冷门态势?魏明伦认为,所有的戏曲,本质是大同小异的。川剧的高腔可能特点太鲜明,难以传唱,但是川剧中有大量非常优美的唱段和折子戏,比起现在很热的一些戏剧种类来说,其实优势要大得多。
问题何在?“关键问题是川剧失去了观众,没有去培养观众。”魏明伦介绍,戏曲的整体衰落和受全球化冲击是所有地方戏都面临的问题,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并非所有剧种都如此观众冷清,门庭冷落,有的地方戏甚至十分兴盛。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地方台,在播放戏曲节目。北京、中央电视台有戏曲频道;河南电视台有《梨园春》频道,在这里唱一曲不但是戏曲人一生的梦想,也能使普通人一夜成名;河北电视台有《绝对有戏》,一场“晋冀鲁豫苏皖颚七省二十九市戏曲擂台赛”,一下子把河北梆子的气氛造得热热烈烈;河南河北两省还联办“南北群英会”; “激情盛夏,大韵中原”大型演出活动之《票友排行榜少儿戏曲晚会》,连娃娃都发动起来,热闹非凡。而在陕西电视台有秦腔栏目《秦之声》,33年持续不断,“戏迷大叫板”等栏目深受老百姓欢迎;浙江电视台先有《戏迷擂台》,后有戏曲频道;安徽电视台有《相约花戏楼》;山西电视台有《超级票友》……说起这些电视台的戏剧节目和活动,魏先生如数家珍。他说:“各种赛事不断,把河北梆子、黄梅戏、秦腔等优美的片段到处传唱,进入流行歌曲的清单,被大众接受。而且在多年前,有的大众票友戏曲比赛的奖品,就大到奖小汽车的水平,连几岁的小孩子,也都参赛,观众的情绪非常热烈。这些大众媒体参与多的地方,地方艺术就活得比较好。在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的参与下,在10年、20年、30年中,他们培养起来了一大批戏曲观众,爱上了自己本土的戏曲艺术。”
魏明伦认为,本土艺术、古老艺术如果不跟随时代传播手段的变化而变化,一定会越来越弱势。河南、湖南等正是借助了电视这一大众传播手段,持续不断培养观众的戏曲演出,通过电视进行传播,加上为当代观众接受的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策划和刺激,一个新的戏剧欣赏通道和群体,就出现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里。而四川,就正是缺少了诸如电视等新的大众媒体的参与,整本戏目的舞台表演无法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内在形式和传播通道都无法吸引住观众,以至于越来越冷。
四川的电视频道和栏目为什么不播川剧?所有的电视人都会告诉说:没有收视率。这印证了川剧已经失去观众的现实。但是,为什么河南的《梨园春》那么热火?也说明收视率也是有办法的,并不是就完全没有办法;而观众也是靠培养和调动的。作为表演艺术,现代音像传播渠道如果不重视,效果可想而知。
采访结束,成都笼罩在夜色中。这座现代化都市,将在明亮的灯光中度过她多彩的不眠之夜。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在巴黎,在意大利,在北美的印弟安部落保护区,在爱斯基摩人的村落,在南美的土著族群,都有他们特别的本地文化,正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城市的生活都越来越趋同,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财产,她们还能坚持多久?她们还会焕发出她们曾经有过的绝代芳华吗?我们能为之做一点什么?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还能否感觉到自己从血液里带来的文化基因和密码?我们能从哪里找到那些远古而来的蝶衣彩妆,悠扬唱腔里的悲欢和喜乐?族群的记忆、祖先的感悟和历史的文化留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