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是茶的故乡,据传人间第一个人工培植茶树的人,是汉代名山县的大和尚吴理真。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这话说的重庆,至今,重庆永川茶乡的香茗,仍香飘四海呢!重庆的茶馆,亦素来有名。

抗战时期,重庆城的茶馆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都邮街旁米亭子侧的“集云茶社”。“集云茶社”地处闹市,店堂宽阔,川剧著名鼓师李泽民就住在这茶社的后院。“又新大戏院”的川剧名角张德成、阳友鹤、刘丽华等场面上有头有脸的角儿,时常聚会于此打围鼓唱川剧,米亭子的“集云茶社”,因之名气很是响亮。

1941年初春的一天夜晚,张德成在戏园唱完压台戏后又来到“集云茶社”。本来茶馆里打围鼓、打玩友已接近尾声,要收场煞角了,张德成的到来,令玩友们兴趣盎然。张德成起身亮相,点名要唱《伍申路会》,于是,玩友们重打锣鼓又开戏了。

张二爷亮嗓开唱,唱得有反差、有起伏、有层次、有韵味,把伍子胥被楚平王逼得亡家弃国的悲愤、凄怆、激怒、怒恨,唱得情景交融,声情并茂,淋漓尽致。茶馆里的茶客,街檐围观的听众,个个注目凝神,如痴如醉,直到唱完戏毕,掌声雷动,震耳欲聋,经久不息。

川剧名角爱打围鼓,爱打玩友,实为习性所致,爱好所驱。川军将领爱打围鼓,爱打玩友,为的是好玩、消闲、娱趣,或者说亦是热爱川剧吧。

旧时巴蜀两地的川军将领,爱打围鼓,爱打玩友的川剧爱好者大有人在,不乏少有。范绍增在军中爱打围鼓、打玩友。杨森杨子惠,在家中爱搞川剧堂会,高兴之余还会披挂上场,粉墨登台。川军第17师师长刘树成爱打玩友,打围鼓入了迷,他花巨资在重庆李子坝创办的“新又新剧社”,在川剧界影响深远,客观上起到了提倡、促进川剧的作用。

川军师长陈兰亭爱打围鼓、打玩友,在行军作战戎马倥偬之余,他身边总是聚集了一大批川剧玩友,部队开到哪里,玩友就唱到哪里。陈兰亭不但自己会唱川剧,还好司鼓,尤在钹儿上颇有些造诣。

1926年陈兰亭驻节泸州,一天正在城郊一茶馆里打围鼓打玩友,忽遭到刘湘部来袭,陈仓惶避逃回城,猛想起他那副心爱的打顺手的钹儿丢在茶馆了,当即下令:哪个杀回去把我钹儿抢回来,要大洋、要升官,随他挑!部属拼了几条性命,这才将陈的钹儿抢了回来。

摆了这么多打围鼓、打玩友的老龙门阵,该细说下出处源头了。打玩友,打围鼓,是一种只唱不表演的川剧坐唱形式,一般多在茶馆里进行。兴趣相投的业余川剧爱好者,相约聚会,围坐一起,清唱川剧,入围的参与者乃玩票,叫玩友,或称川剧玩友,打玩友。

一个围鼓班子,班友班子,一般都聚有十来个玩友,生、旦、净、丑、末各色“演员”俱有。玩友各自都有特长,各自坐在座位上,各操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唢呐、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彼此相映成趣。这其中,打板鼓者是鼓师,名司鼓,其他乐器都要以鼓师的手势、鼓签、鼓点指挥行事。打玩友故得一俗名,谓之“打围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