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有这么多市民,看到这么多市民粉丝追捧陈老师,这就是川剧能够生存下去的理由!”昨日下午,香港卫视执行台长、著名时事评论员杨锦麟访问成都川剧博物馆,并在悦来茶园与川剧皇后、二度梅得主陈巧茹,散打大师李伯清组成“岁寒三友”,共话四川文化。杨锦麟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川剧已用实际证明它可以生存下去,但要发展起来,需要“想办法吸引年轻人,这点可以向昆曲学习,我期待青春版川剧!”

“三友”感慨传统文化

据了解,“岁寒三友话四川”是本次“杨锦麟四川文化之旅”活动最后一站。为何是“岁寒三友”呢?杨锦麟介绍,自己当年在凤凰卫视主持节目期间,就被称为迎客松代言人;李伯清则自谦如竹子般“腹内空空”,还诙谐地称自己“身材又像竹子那么好”,引来笑声一片;陈巧茹两度获得梅花奖,自然是梅。正值冬日,三人正好凑成“岁寒三友”。座谈之前,锦江剧场首先上演了精彩纷呈的川剧秀《三英战吕布》,展示了川剧独到的文化魅力。杨锦麟笑言:“我之前对川剧了解不多,只看过变脸和折子戏,今天算是又长见识啦!”李伯清现场也来了一段精彩的经典评书,依旧赢得满堂喝彩,不少观众惊讶地表示:“原来李老师除了散打外,传统评书也说得这么好!”李伯清说:“很多观众以为我只会散打,实际上我是说传统评书出身的,对于传统文化,我发自内心地热爱。”陈巧茹感慨,在川剧最困难时期,有不少年轻演员“转行”,她一度也做过化妆品、服装生意,还小有斩获,但自己内心始终无法割舍对川剧的热爱,最终还是放弃经商回归舞台。

川剧保护必须“接地气”

“我早就知道这里是川剧迷的戏窝子!”一身深褐色唐装的杨锦麟一边咂着盖碗茶,一边指着身边的李伯清跟记者闲聊起来,“当年还是李大哥带我来的这里!”原来,2004年杨锦麟参加广安的一个活动时曾借道成都,当时正在深圳演出的李伯清闻讯后专程赶回来,把杨锦麟带到悦来茶园。“这么多市民来这里品茶、看戏,不愧是川剧迷们的戏窝子。”杨锦麟感慨,“不管是川剧、京剧、昆曲,还是别的戏种,在当代社会来看,戏剧的确是高雅的、小众的,但高雅、小众不等于高高在上,"接地气"同样是必须的。”杨锦麟坦率地表示:“川剧的剧种保护、整理、传播和发扬光大,我们的做法严格上讲是有瑕疵的,我们更多偏重于市场需要,甚至是自我式地把川剧解构成变脸、吐火、滚灯等"零件",短期可能会吸引一些眼球,但从长远看,对川剧的存活是不利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撞击下是很脆弱的,我也不断地在我的节目中表达一个观点:我们已经告别了饥饿,甚至还需要减肥,物质的丰富更需要文化的支撑,这是我们民族和生命的DNA。在这种脆弱状态下,传统文化怎样顽强生存,这是个大学问、大课题。”

借鉴白先勇思路做川剧

杨锦麟的这个观点,得到了陈巧茹的认可,她说:“一提到川剧就是变脸、吐火、滚灯,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陈巧茹回忆自己1983年刚到市川剧院时的情形,感慨道:“那时我才16岁,但院里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机会,扮演武则天,这么一个重要角色让一个年轻人来演,而且观众也接受、认可,这说明领导的胸怀和观众的包容,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帮扶。我们现在也努力吸引年轻人,让年轻人演、让年轻人看。”杨锦麟表示:“我们的文化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有人认为是现代传播碎片化造成的。但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碎片化传播弊端是可以克服的。”杨锦麟认为,包括川剧在内的传统戏剧要吸引年轻人,“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就提供了一个成功先例,在全国,包括香港、台湾,很多年轻人都被吸引,形成了大批粉丝,虽然是小众戏种,但昆曲已做到了让年轻人接受,川剧为什么不可以?显然,不让川剧自生自灭,我们就要多帮扶川剧,悦来茶园这种形式是一种维持的方式,但更多地还是要注入时代内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