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打”――“慢镜头”
夏庭光
1981年,观看了成都市川剧院二团演出的新编历史故事剧《玄武门》。《正国》一场的打斗厮杀,设计为“缓打”――“慢鏡头”展示,可圈可点。
秦王李世民率众将不失时机地赶到玄武门救驾,与叛首建成、元吉展开了-场你死我活的大血战,最后手刃元凶。李世民得掌龙位之机……
该剧导演运用“缓打”的“慢镜头”手法来处理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打杀场面,表现了秦王以智斗勇,以“心”斗敌,以威镇慑对手的大无畏气势而终取胜。这样处理,较之用激烈战斗收到的效果更佳。
“慢镜头”,在当时看戏的部分观众中引起了议论。有的说:“慢条斯理打,搞起耍,如同儿戏……” ,也有说:“搞电影的‘慢镜头’,哪像川戏!”其实,“慢镜头”并非电影独有,川戏传统早存。是否电影学川戏的,不敢“冲壳子”,但川戏用此手法早于电影是肯定敢“壳子”“冲”的。川戏传统剧目中的“缓打”即是电影的“慢镜头”――只不过无此名称。
武戏《水擒史文恭》:卢俊义率梁山泊英雄为天王晁盖复仇,先礼后兵,借师门之谊拜庄,欲劝文恭归顺梁山。史不从,恶语伤卢,辱骂梁山,卢俊义与史文恭挥枪较量……
卢、史对枪战斗的把子“坐莲”,就是以击乐慢奏的【半登鼓】配合下进行的“缓打”――“慢镜头”厮杀。“缓打”,颇考演员功力。它要求以缓替快,缓中见“激”,“文”打透武,武戏文演,要稳,要“帅”,外柔内刚。
另一出传统戏《白璧关》,秦叔宝与尉迟恭“三鞭换两锏”的战斗亦是用【半登鼓】的“慢镜头”“缓打”,以两将造型为主,打杀次之――这是源于民间岁末年首张贴门神:左边门神秦叔宝,右边门神胡包包(尉迟恭)而来。故川戏班称此“缓打”为“门神式口”。
传统戏《铁龙山》“排寨”的大千岁铁木耳唱罢“今乃是点卯期英雄聚首”后,撩袍转身骤然而止(锣鼓亦停),约数秒后,才迈歩――第-步跨出又停,再起腿缓行;锣鼓配以“壮”、“丑”重击。这同样是无“慢镜头”名称的“慢镜头”处理的停――行――再停――继行――显示出铁木耳这个未来君主的权势气度。
传统戏《议剑》(王允与曹操密议刺卓)临近结束时:曹操去而复返与王司徒的“天、地、你、我”的手式、答白是刻画曹操其人心细奸狡的又一“慢镜头”处理方法。
还是传统戏――火山王杨艾《月下传枪》教授义子怀亮杨门枪法的整冠、束带、举手、投足、挥枪……-组缓慢动作的设计,仍然是没有“慢镜头”名称的“慢镜头”。
若深究,川戏的其他传统剧目中,“慢镜头”的处理手法还不乏其例。
《玄武门·正国》打杀中出现的“缓打”――“慢镜头”,绝非“舶来货”,乃“天府之国”――川戏老家的土特产。倘言借用,仅名称而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