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南充知名川剧演员何志全和阆中工艺美术大师卢兴琼分别入选灯戏(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和丝毯手工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昨(11)日,记者在市川剧团见到了正拿着手稿一遍遍练习现代川剧《红盐》唱词的何志全。他笑着说,无论是否当选传承人,他肩上承担传承川北灯戏的责任都不会减少。
14岁考进川剧团经典剧目登上央视
何志全是“60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留着一个光头。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人带他去看了两场川剧,不知怎么的,他就迷上了诙谐逗趣的川剧。
1979年,原南充地区川剧团招生,年仅14岁的何志全毫不犹豫报名参考。何志全说,当时考试主要看嗓音、身体协调性等,因为自身条件较好,他成功考进川剧团。
考进川剧团后,何志全开始了两年的基础学习。“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就一遍遍练习唱腔、身段。”何志全告诉记者,舞台艺术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招一式都是用汗水换来的。除了老师传授本领外,喜爱川剧的他还不断自我学习和探索,在一遍遍练习中总结发声技巧等。
何志全演过《闹都堂》、《三击掌》、《诸葛亮吊孝》、《郑板桥买缸》等经典川剧剧目,曾获四川省新剧目展演一等奖,其主演剧目曾在央视戏剧频道《名段欣赏》栏目播出。
目前,南充市川剧团正在排编一部现代川剧《红盐》,这个剧本讲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前线缺少食盐,南部、阆中等地村民采盐送红军的故事。为创作剧本,编剧多次前往南部、阆中等地考察留存至今的老盐井。“是演给老百姓看的。”何志全说,为了演好这出戏,他多次跟随编剧一起下乡采风,想呈现一台接地气的现代川剧。
演出机会减少把舞台让给年轻人
何志全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剧场看戏是人们为数不多的休闲方式之一。何志全回忆说,模范街有一个可供七八百人观看的剧场,“几乎天天都有演出,一部剧要演一个月,台下坐满了观众。”何志全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演员没有经历过川剧火爆的年代,演出机会多集中在逢年过节,因此演员登台演出的机会大大减少。
“把舞台更多地让给年轻人,让川北灯戏代代相传。”面对年轻演员舞台演出机会少的问题,何志全常常让年轻演员上,他说希望新一代的年轻演员在舞台上提升功底,增强实力。
在指导年轻演员的同时,何志全也没有忘记自身的学习。目前,他还拜四川省川剧院两名大师为师,遇到困难就向两位老师咨询。现在他常常通过微信,唱一段川剧发给老师听,让老师对他进行指导。“我们现在就是承上启下,既要把川北灯戏传承下去又要不断学习进步。”(记者 罗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