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这个古老的地方剧种,与京剧一样,扬名海内外。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这个享誉全国剧种也面临着生存困境。
1953年,在古老川剧的发源地四川,成立了一所专门培养川剧表演者的学校--四川省川剧学院。如今,学院已走过了近50个春秋,而她的名字,也由最初的一个变成了两个:四川省艺术学校和四川省川剧学院。在学校本部求学的1000多名学子中,只有30多名学生学习川剧,其他学生分散于这所学校的杂技、影视、声乐、舞蹈、音乐剧、钢琴、模特、特技、美术等十几个专业中。在其他专业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川剧,这个重点专业,却在为明年是否招生而苦恼。
建校时,全校只有川剧这一个专业,采取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形式,每年招收几十人,来报名的却有上千人。80年代开始,学校实行定向招生,哪个地方需要川剧演员,把人数报给学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招生。有的时候,一年有3个地方要人,学生人数上百。
随着文艺体制的改革,各地剧团都在减少正式演员指标,不再大规模要人。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令川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急剧缩小,由原来的“争相买票观看”到“只要演出就亏本”。川剧演员的收入失去保障,川剧班自然也办不下去了。表演科的肖德美老师说:“今年这批学生是攀枝花指定的,明年没有团要人,我们也不敢招生。”谈到近年来的报名人数,他说,有时候招30个学生,却只有10来个人报名。
国家二级演员、57岁的陈星阁,是川剧专业老师。作为一名老川剧演员,他经常在国内外演出,而在国内的大部分地区,他表演的仅仅是被他称作"特技"的吐火。双手平伸,右手向外拉,再将双手收回来。陈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动作后问:“看懂了吗?这是开门。”他解释道,现在的门用钥匙开,以前的门有个门栓,得拉开。很多人看不懂,就是因为古典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现实生活是脱离的。“一说到川剧,很多人只知道变脸吐火,这是很悲哀的。”陈老师很激动地说:“川剧最有名的应该是小生、小旦、小丑,变脸和吐火只是为剧情服务的技巧,行内人都懂。生气,一张青脸;高兴,变成红脸;小人,应该是张黑脸。人们看节目看得高兴,不是因为他看懂了,而是觉得神奇、好玩。杂剧都开始注重内容和剧情了,川剧却恰恰相反,可悲啊!”
据了解,为了将这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继承下去,四川省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组织录制川剧宣传带,制作MTV,准备先在中小学推广。四川省川剧学院也在积极与周边大学联谊,把大学生请进剧院,他们相信,只要年轻人进了剧院,就会或多或少喜欢上川剧。文学艺术家魏明伦先生的新作《四川的好女人》,由学院排练,将现代的音乐、声光、音响技术与川剧相融合,是探索川剧艺术新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挽救川剧,不能靠一两人之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任硌 李姝)

(摘自 《今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