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柏溪镇,有一位常年身穿黑色收腰长风衣、脚穿长筒靴的女士,她把川剧“变脸”的绝活演绎得淋漓尽致,并把它展现在城市和乡村的舞台,让观众感受到川剧艺术的魅力。她就是有“川南巾帼变脸王”美誉、现年65岁的县川剧团退休演员陈清玉。
12月30日,记者随着陈清玉老师的娓娓叙述,去追寻一位老艺术家执着的“变脸”人生。
陈清玉出生在四川富顺县,由于小清玉就读的富顺小学紧靠富顺县川剧团,川剧在小清玉的幼小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12岁那年,高小还未毕业她便加入了富顺县川剧团,开始了她的艺术人生。进剧团后,她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练功。师兄师姐们酣然入梦后,陈清玉还在披星戴月练功,坚持不懈的训练,为今后的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革浪潮风起云涌,川剧团解散,陈清玉始终没有忘记琢磨川剧。因为,她相信父老乡亲需要川剧,她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重返舞台。文革后期,川剧团逐渐恢复。经朋友介绍,凭着对《十五贯》、《辕门斩子》的精彩演绎,几经周折,陈清玉于1978年来到宜宾县川剧团工作。因为在《柳荫记》中演祝英台而一炮走红,剧场场场满座。
可是,好境不长,市场无情,川剧逐渐湮没于滚滚红尘,并逐渐被人遗忘。陈清玉也和其他艺人一样退出了剧团跌宕于商海,几经沉浮,不变的还是对川剧的那份痴情与执着。她在苦闷、在彷徨、在探索。她坚信,要振救川剧必须大胆创新。
90年代初,川剧的票房降至冰点,陈清玉所在的剧团解散了。川剧今后路在何方,在舞台上生活了几十年的她感到很失落。在成都戏剧学校读书的儿子张旭涛知道后对妈妈说,川剧的变脸很好,你的艺术生涯荒废可惜了,你来,你到成都来,我们把“变脸”学会。
川剧是流行于川滇黔地区的一朵民族艺术奇葩,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与技艺相结合的绝活,神秘怪异,绝妙离奇,根据剧情发展变化,以令人惊奇的巧妙手法变换脸谱,刻画出特定场景中的人物的内心活动,烘托戏剧气氛,增强演出效果,引人入胜,叹赏不绝。经过深思熟虑,陈清玉去了成都,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憋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气,勤学苦练,甚至专门向儿子学习变脸。潜心研究服饰、音乐、行头、身法、步伐的变化;从遮盖式变脸到无遮盖变脸的技术变化。终于练成了不用遮拦、瞬息变化、身段俊俏、别具一格的“变脸”。她和儿子一道,自己设计服装、面具、哪怕一张脸谱也要制作很长时间,也无怨无悔。她的一套行头,就价值一万多元,重达十多斤。
经过勤学苦练,陈老师的变脸技术也日臻成熟,已经由最初的抹脸向扯脸过度。“变脸”这个角色多是武生表演的,可年近六旬的陈清玉,就是不信那个邪,反串武生角色。凭着她对艺术的禀赋;凭着她惊人的毅力;凭着她对艺术执着地追求,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2004年重返艺术舞台,她把川剧艺术与武术艺术融于一体,动作干净利落,姿势优雅潇洒,变脸无遮无掩,最多时能一次变出20张不同的脸谱。
为何想到把武术和变脸结合在一起?陈清玉说,川剧有柔的一面,武术有刚的一面,神秘离奇的变脸是川剧的艳活,如果在舞台上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再变多少张脸都是木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亲自关心下,陈老师专程去深圳参加了“2006世界华人艺术节”川剧变脸大赛,荣获老年组金奖,并授予中华优秀人才奖。2007年,她又随“中华文化五洲行艺术团”欧洲演出并获圆满成功。她德艺双馨,多次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送文艺下乡“义务演出。她满怀憧憬的告诉记者,想办一个自己的川剧艺术培训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源远流长。同时,她还要继续探索变脸的艺术,让川剧焕发出新的生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