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遗产保护服务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增强。”这是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在今年召开的四川全省文化工作会上用这4句话对近年来四川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的概括。回眸近五年,一桩桩文化惠民举措滋润百姓生活,一个个示范产业园区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项项文化体制改革措施相继上马……四川文化事业在改革创新中一步步走向大繁荣大发展。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勾画出未来几年四川文化发展新蓝图,即到2015年,四川省文化发展综合实力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四川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新宗旨”、“新思路”……“振兴川剧”底气十足

谈到四川文化发展,有一种剧目不得不提,那就是川剧。30年前,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为振兴川剧确立“出人、出戏、赢得观众”的宗旨。30年来,川剧人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川剧保护与发展共进,剧目与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

30年后,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又做出新改变,在原有的“出人、出戏、赢得观众”基础上增加了“出效益”宗旨。

谈到“出效益”,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底气十足地说:“我们的川剧大剧院从去年6月份投入使用以来,旅游川剧《芙蓉国粹》已上演400多场。我们与法国等国家合作创作的川剧《镜花缘》不仅在欧洲商演近百场,还在国内实现了公演。”

据悉,2011年8月,由川剧院出资200万元的四川省川艺文化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由陈智林担任公司法人代表。

“体制改革成立川艺公司后,公司以经营综合文艺表演和国内演出为主要业务,繁荣川剧艺术。老戏新唱,我们也必须适应当前环境,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营销川剧。”陈智林表示,这就是公司成立的目的。而“院团+剧场+公司=非遗传承基地”,这是在文化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川剧院的发展思路。

谈到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川剧院有关人士在接受西南商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人才的培养将是事关川剧振兴的重要元素,人才稀缺不仅让川剧院团面临着演出中很难选配角色的难题,而且也因此减慢了川剧推广普及的步伐。

据透露,目前该院正积极争取与中国戏剧学院合作,开办川剧班。川剧班的学员被录取者将在川剧班进行2年的川剧理论和表演培训,2年后,川剧班的学员将进入川剧院。“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没有做过的,我们希望通过创新让川剧更添活力。”

文化产业显成效 民营资本作用大

与川剧一样备受瞩目的还有一项容体能与技巧的表演艺术,那就是杂技。“每次我看到杂技演员表演的顶坛、柔术、走钢丝……简直太精彩了,真没想到表演的杂技团居然是民营企业,太不简单了。”76岁的德阳市民王宏志每每看到德阳市杂技团的表演总赞叹不已。

近年来,由于民营资本的加入,在一定意义上看来也助推了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此方面,德阳市杂技团则作出了较好的诠释。

2010年10月,当一张单场演出的出场费为25万元赴土耳其的商业订单交到德阳市杂技团团长周小衡手中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团长显得有些惊讶,手有些“颤抖”。据统计显示,这一“身价”创下了四川省民营演出团体单场演出费用的最高纪录。

谁都想不到这么高“身价”的民营杂技团在十几年前不过是一个几百元起家且只有7个人的“背篼”马戏班。

西南商报记者了解到,1993年,德阳市把原在资阳的“背篼”马戏班引进德阳,成为德阳市杂技团,用全新的机制运作,由一个家族式的“背篼剧团”逐渐发展为一个拥有百余名演职员、固定资产上千万元的民营文艺团体。如今,在团长周小衡的带领下,杂技团的经营收入在国内民营杂技行业中名列前茅。

在市场中找到“感觉”的何止一个杂技团,随着民营资本的大量涌流,四川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势头良好,催生四川文化新景观。目前已有在册民营演艺团体400多家。另最新数据显示,四川仅灾后文化产业重建一项,就吸纳社会资金20.8亿元,比2008年的4.8亿元增长了4倍多。

而在“十一五”时期,四川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近20%,2010年底文化系统属文化产业营业收入432.8亿元,增加值122.9亿元,实现双翻番,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

“十二五”:形成文化发展新格局 塑造新时期文化形象

其实,四川省川剧院和德阳市杂技团等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仅仅是四川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的缩影。不仅是川剧和杂技,“十一五”时期,四川全省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活力增强。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文化企业集团实力不断壮大,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振兴格局初步显现。“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重建同步推进,灾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历史性跨越。“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成效显著,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入拓展,四川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实现“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总体目标中,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排在首位。按照《规划》,通过几年努力,四川全省城市将基本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基本建成“十里文化圈”,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县县有两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站”、“村村有农家书屋”。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未来几年四川省将出重拳力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使其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基本确立西部文化发展高地和区域文化市场中心的地位。《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新增文化企业上市公司2家以上,总资产、总投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3家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为实现塑造新时期四川文化形象的目标,《规划》提出,立足四川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积淀,依托传承有序的巴蜀人文精神,总结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围绕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塑造新时期四川文化形象。

为此,四川省将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培育“感恩奋进”文化,把“感恩奋进”内化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转化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通过实施“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决策智库工程等重点项目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四川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文化强省,文化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基本形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必将指日可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