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于山西,繁盛于内蒙

“二人台”是起源于山西民间的传统的群众艺术,据考证,“二人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代、宋朝初期流行于山西河曲的“舞鞭”,即霸王鞭。明清时期,这种带武术性质的霸王鞭在河曲的民间社火玩意中已极为盛行,并配以笛子、四胡等乐器伴奏,“人们围坐,尽欢而散”,是谓“打坐腔”。之后,“打坐腔”又从“社火玩意儿”(如秧歌、高跷、道情)中汲取营养,并融入戏的因素,进入“以歌舞演故事”阶段,人们称之为“打玩意儿”,这是“二人台”的雏形。

“二人台”成熟的标志是“二人台”戏文《走西口》的问世。1986年,河曲县的一位老艺人在该县唐家会村发现了一份《走西口》戏文手抄本。此手抄本誉抄于光绪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反映的是“咸丰整五年”即1855年的事,与现代《走西口》有一些区别,但区别不是太大。全剧没有道白,角色行当为一丑一旦,交替唱和,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说明当时“二人台”已经演变为戏,且有了自已的代表剧目。其间,“二人台”开始与道情同台演出,人称“风搅雪”,标志着“二人台”正式由“地摊”登上了舞台。

清末民初,“二人台”与道情分开,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其唱腔初为一剧一曲,曲剧同名,后发展为一剧数曲。演唱时多用“推”、“闪”、“躺”、“让”以及“满腔满跟”、“花字花调”、“唱念相间”等特色唱法,使得“二人台”的演唱风趣生动,特色鲜明。其语言,恰当运用方言土语,以及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透逸出一种特有的“酸捞饭”味。其表演载歌载舞,歌舞并重,极重“鞭”、“扇”、“绢”等特色道具,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表演技法,因而深受大众喜爱,一时间呈现出颇为繁盛的局面。清末民初河曲、偏关、保德、大同、阳高等县已有职业半职业“二人台”社班七八十个,这些班社广泛活动于晋蒙陕冀四省(区)的邻近交界地带,并伴随着“走西口”将“二人台”带到了口外,又从内蒙古“长调”、陕西“爬山调”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使之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在,“二人台”在山西的忻州、大同,陕西的榆林,河北的张家口和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非常普及,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内蒙古自治区的“二人台”覆盖区域、演出团体、从业人员和喜欢“二人台”的群众人数都超过了山西、陕西、河北,世人都说“二人台”起源于山西,繁盛于内蒙。

二、曾经的辉煌,眼下的失落

山西省河曲县素称民歌之乡,民间歌舞历来兴盛。清代河曲县志有“户有弦歌新治谱”、“歌舞于市者,唱凤阳歌”和“塞上吹笳,世俗乐育,儿童逐队,稚子欢呼,骑竹马而游,玩棍棒而戏”的记载。“二人台”在这样的艺术土壤中,师传徒接,已历六代。留下了丰富的传统剧目,培养了众多的艺术人才。

山西“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经过大浪淘沙,留下了120多个,内容多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如《挂红灯》、《打金钱》等。

山西的“二人台”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1955年,河曲县“二人台”剧团一行5人赴京参加了全国民间艺术会演,“二人台”首次登上了首都舞台。张林燕等演唱的《珠珍倒卷帘》被评为优秀节目,全体演职员还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走西口》、《挂红灯》、《五哥放羊》等优秀剧目被制成唱片,广为传播。

1978年,忻州地区文工团著名“二人台”演员许月英参加了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会演,其演唱的《走西口》(选段)和忻定民歌被评为优秀节目,在京公演数场。

1986年,保德县民歌手杨爱珍和其兄杨仲青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奖赛中以“二人台”《走西口》(选段)和河曲民歌《三天路程两天到》分获大奖和二等奖。

2002年,河曲县民歌演出队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了“山西河曲民歌·歌谣音乐会”,接着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天籁之声”全国民歌演唱会,受到中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省各地的“二人团”专业剧团纷纷解散,一些“二人台”优秀人才随之改行、流失。民间团体也面临着剧本老化、新人匮乏、低龄观众流失的困境。他们很少得到市场包装运作方面和专业人士的重视和内容上的提升改造,他们的演出范围仅局限于本县和周边区域,很难走出去,“二人台”艺术已处于失传的边缘。相反,与“二人台”堪称姐妹艺术的“二人转”,却在全国异常火爆,这不仅引起了“二人台”艺术爱好者的忧虑和不安,也引起了中宣部领导的关注。于是,一场拯救“二人台”、重振“二人台”艺术雄风的烽火点燃了。

三、四省(区)联手,打造“二人台”品牌

2004年2月,中宣部领导就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四省(区)联手打造“二人台”品牌做出了重要指示。山西电视台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广电局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成立了“二人台”艺术演出筹备组,积极协调晋蒙陕冀四省(区)电视台“二人台”艺术演出筹备工作。四省(区)电视台也高度重视,多次开会专题研究,在工作中协调配合,鼎力合作,经过四省(区)各自的初赛、山西赛区(山西和陕西)和内蒙古赛区(内蒙和河北)的复赛,选出36个节目进入了在山西电视台举办的总决赛。

5月21日晚,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总决赛在山西电视台大演播厅落下了帷幕,百余名专业、业余“二人台”高手在激烈的角逐中各显伸手,上演了一台精彩纷呈的好戏。山西电视台选送的王凤云的独唱《走西口》,内蒙古电视台选送的郭威、康占女的表演唱《害娃娃》,陕西电视台选送的王向荣、马爱军的对唱《赶集》,河北电视台选送的睢步忠、梁增斌等表演的小戏《父子争权》4个节目从参加总决赛的36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山西电视台选送的池银寿、张玲玲表演的小戏《表真情》等6个节目获二等奖;内蒙古电视台选送的董霞、乔雨杰等表演的小戏《打金钱》等8个节目获三等奖;王向荣、许月英、辛里生等8名演员获特别奉献奖。

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是“二人台”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赛。其成功举办,标志着植根于民间、汲取了多种艺术滋养的群众艺术“二人台”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使我们发现,“二人台”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报名参赛的演员中,有年近古稀的老者,也有不到10岁的儿童,还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以及许多全国知名的民歌手如王向荣、辛里生、许月英等,都表现出了对“二人台”艺术深厚的感情和振兴“二人台”艺术的强烈渴望。不少专业、业余演员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说明“二人台”艺术后继有人。只要政府扶持,“二人台”艺术充满希望。

这次大赛只不过是打开了打造“二人台”品牌的序幕,更多的好戏还在后头。目前,四省(区)电视台正在联手策划一台初步命名为《西口情》的“二人台”综艺晚会,准备在国庆节进京演出,同时还联手拍摄一部“二人台”文艺纪实片《走西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