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举办小品大赛并不新鲜,已经是第八届了,从9月5日至9日的每天晚上的8时播出,这个时候,正好面临新版《水浒传》的冲击,精彩的程度还不至于使水浒迷们放下《水浒》看“小品”。这是一个遗憾。

我还是看了几个小品,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来自草根的小品的生活气息,但是,在表演功力上还远不及专业的水平,包袱和笑料也不足,如果要按照央视春晚小品达标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再看评委席,阵容很强大,有不少评委均为央视春晚的元老级人物,其中不乏像黄宏和蔡明这样的小品高人,可惜的是没有小品王赵本山。

龙年的春晚,因为哈文首次出任总导演,是否能够从中相中几个足已让她心动的小品,现在还很难说。而作为负责这次大赛的马东肯定地向媒体表示:“大赛与春晚直接挂钩,会向春晚导演组推荐3名候选人。而11日举行的总决赛,哈文也会亲自坐镇评委席。”可见,这次小品大赛在新的导演组心中的位置。记得,去年的春晚,搞了一档《我要上春晚》,最后也有总导演坐镇,但是,能够上春晚,尤其是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节目确实乏善可陈。

由此可见,无论是举办小品大赛,还是《我要上春晚》,只不过是办了一档节目而已,如果把办好春晚的希望寄托在这两档节目上,肯定是竹篮打水。比如,受人诟病的相声,不也是举办了多届大赛,在春晚中并未撑起半边天。小品大赛前七届不也没有动摇赵本山等一批小品专业户的垄断春晚的统治地位,即使挤上了春晚这趟车,也不过是点缀而已。

著名词作家乔羽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创作不是万人挖坑,人多就有力量可不是用在这方面。” 他还说,记得当年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国歌》时,短时间内来稿装了几麻袋,问题是谁有工夫看呢?最后,画家徐悲鸿向主席提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毛主席一听认为很好,就这么定了。

现在,小品出现创作危机,连小品王赵本山也深受其“害”,一剧之本难觅,即使开出重金,也很难征到好稿,有钱也花不出去。这是不争的事实。艺术创作是由心而起的,要耐得住创作的寂寞,文化生产力,并不等于文化吸引力。艺术创作忌讳的就是一个“利”字,一旦与“利益”挂钩,急功近利,很难创作出精品力作。赵本山的小品艺术水准连年滑坡,关键还在于急功近利。

从这个意义上看小品大赛,来自基层的“草根小品”,倒是能够给小品提供有益的创作启示。遗憾的是并未见到赵本山的身影,如果小品王坐镇大赛,这不仅体现大赛的规格,更主要的是,他也能够从中受益,认识到弥补创作中“缺钙”现象的重要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