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几位南方朋友吃饭,酒过三寻有些高,借助酒性,非让一东北女孩表演一段“二人转”,从这几位表情看,好象在欣赏一滑稽小品、马戏杂耍之类的“招笑“节目,最后,女孩唱了一首大姑娘美才勉强过关。

不可否认20年来,东北在全国最有些影响的“人物”,也就是活跃在春晚的小品演员了,其中最火的赵本山、潘长江、小沈阳等就是靠唱“二人转”起家,有一年的元宵晚会,赵本山与侯跃文联袂表演节目,节目中,侯跃文把京剧比作“国粹”时,老赵就把“二人转”升格为“北粹”,为此哥俩展开了精彩PK,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全国人民领略了来自东北的民间艺术的风采。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一种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早年农村还流传着“宁舍一吨饭,不舍“二人转”的俗语,说明了“二人转”的受欢迎程度。但不知为何今天经过 “改良”后的二人转越看越不像艺术,越看越不舒服。前几天,芒果台《智勇大冲关》,有一对参与冲关的夫妻,据介绍是来自东北的二人转演员,并在现场表演了绝活,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就是“北粹”?简直就是一幅“群丑图”!当然,他们妙语连珠、滑稽表演,惹来全场观众(含外国美女主持)哄堂大笑,但电视机前的我杂陈五味。

这些年二人转上了电视,能让更多人“近距离欣赏”,发现“二人转”类似“男女”化妆相声,但着装与冯巩的弟子贾玲、白凯南有区别,不穿西装革履,喜欢大红大绿。长相是男的特丑(英俊的喜欢反串),女的特漂亮或特“二”或特“虎”,据说,“二人转”演员,的基本功叫“说、唱、逗、舞、绝”,比相声演员的说、学、逗、唱,多了一个“绝”。可见“二人转”应该是水平更高,否则为什么“二人转”风生水起,相声却不断滑坡?

也许“多才多艺”, 二人转演员喜欢自吹自擂,因为多是夫妻组合,因此喜欢打情骂俏耍大彪,口口声声不忘提醒观众自己有“绝活”,而且都说自己“发明”的。看了半天,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绝活”也就是翻个跟头,耍个手帕之类的,或者学学“王八”造型,要不就来个嘴歪眼斜、五官挪位学结巴,在表演过程中,要观众的掌声是必不可少的。

前一段看吉林卫视竟发现一帮半大孩子唱二人转,意外。但10几岁的孩子说口里竟然出现荤段子,成和体统?太早熟不担心早恋吗?我发现一有趣的现象,如今成名立腕的“二人转”演员后代,绝少学二人转,跟“国粹”京剧不同,没出现过世家。

比如赵本山、潘长江的孩子,就没听说学二人转,而是从小学钢琴,大了当演员当歌星,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二人转登不了大雅之堂?难道学二人转是“穷二代“的专利?难道二人转门槛太高一般人学不了?

如果二人转“名家”都后继无人,那么让“北粹”走向世界不是忽悠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