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原名汉调二黄,因流行于汉江流域而得名汉剧、汉调;因伴奏乐器早期以双笛而称二黄。
汉剧源于唐代“梨园曲法”。据秦腔著名剧作家范紫东指出,梨园曲法分为两派,其中一派以黄幡绰为首,其次是康昆伦。二人常演唱黄冠体中的“长生曲”和“望瀛曲”,因此黄幡绰和康昆伦被视为汉调二黄的创始人。汉剧艺人一向尊唐玄宗为梨园老祖,尊称“老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举行供祭仪式。汉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唱腔”,与弋阳、昆曲、邦子一起被称为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在历史上,这个剧种曾被称作“秦腔”、“土二黄”。
陕西汉剧以汉中、安康为基地,形成四个流派。安康派擅长文戏,通用紫阳话,音调浑厚而柔婉;汉中派音调悠扬绵软,唱腔吐字带川味;商洛派以武戏见长;关中派重唱工,表演细腻,音调高昂豪放。
汉剧西皮腔用于表现舒畅、爽朗、豪迈、愉快的情绪和场面;二黄用于表现悲哀、肃穆惋惜的情绪和场面,演唱中根据剧情交替使用。
汉剧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面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配以杨琴、三弦、琵琶、唢呐、竹笛等;武场面有牙板、梆子、暴鼓、锣、铙等。
汉剧角色区分细致,有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等十行。
安康汉剧的发展历程简介
汉剧原称汉调二黄。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有乾胜班在我市进行汉剧艺术活动,道光年间有汉荣班、仁丰班等,此后又有同心社、广泰班、瑞仁班等近20个班社在此活动,开班授徒。其中清咸丰十年(1860年)进入的瑞仁班立足时间最长,培养了大量的汉剧艺人。悠久的历史和活动班社的众多,在我市留下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首位的汉剧艺术遗产,使我市成为汉剧的主要流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保存了1027个汉剧本、折子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汉剧团留下了声腔6类别,唱腔45个板式,曲牌100余首。
安康汉剧团其前身最早是城区鲁班巷内的同心社,组建于1920年。1950年12月1日成立了以继承和发展汉剧艺术为主要业务的艺术团体――安康人民剧院。1956年更名为安康汉剧团。五六十年代,由于汉剧团不断排演新剧目,一时名声大振,不仅在安康地区享有盛名,并远赴湖北、四川、河南及北京等地进行交流演出或参加大赛,以致汉中、商洛、关中以至湖北郧阳地区的著名艺人纷纷前来学艺,一时间,安康成为陕西汉剧的精英荟萃之地。
经过了文化大革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汉剧开始走入低谷,濒临灭绝。在近20年的时间里,除过庙会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演出外,乡村集镇、婚丧嫁娶成了汉剧团一显身手的“好时机”。汉剧逐步走入低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现代传媒业等因素冲击,观众多层次文化需求,汉剧阵容不齐、后继乏人,汉剧节拍与现代生活节拍不合等,导致汉剧的市场空间愈来愈小。要演一出本戏,都不可能,只能排演小折子戏。汉剧有“三本半戏”的说法:封神列国一本,秦汉三国一本,唐宋元明清一本,野史外传半本。汉剧团先后结集出版了《陕西汉剧脸谱》、《陕西汉剧剧目》、《陕西汉剧音乐》等书,从1985年开始对健在的艺人全部进行了唱腔录音,现在这些录音已成绝版。
从2000年开始,以“龙舟文化”为契机,汉剧开始了复苏之程。2001年9月汉剧团挂靠省艺术学校,对外招收了51名学员,开办了汉剧艺术班,培养汉剧新苗。现大部分学员已能参加大型演出。2004年5月,16岁的小演员冯尚丽和张东表演的《挡马》,18岁的小演员马静表演的《顶灯》,分别荣获第三届陕西省戏曲梅花奖的二等奖和三等奖。2004年2月市文研室研究员 文寿,通过史料记载和对比研究现存的实物实体,认为京剧的声腔基础源于陕西,陕西汉剧即陕西的二黄剧种应是产生京剧的母体,是所谓“皮黄”腔系剧种的源头,是研究京剧历史的“活化石”。发表了论文《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在戏曲界引起了广泛争鸣。汉剧也正在走向现代化,历经四年,汉剧开始在人们的视野中频频出现,而“药洽会”期间的汉剧专场,无疑饱了老戏迷们的耳福,有人感叹:我们的地方戏终于回来了。今后,将以会节为载体,以旅游为市场,从而使汉剧再次复苏、振兴、永远传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