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汉剧和傀儡戏是福建西部客家地区广为流行的有悠久历史的两大剧种。它们在闽西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但对闽西汉剧形成之初称“乱弹”,光绪(1875-1908)前后改称“外江戏”,三十年代初始称“汉剧”,却因其历史久远而知者不多。对傀儡戏,现在多称“木偶戏”。傀儡戏早于汉剧,可能形成于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闽西汉剧形成于清朝嘉庆(1796-1820)前后,屈指算来也有二百多年。
闽西客家民风酷爱戏剧,尤其喜爱闽西汉剧和傀儡戏。闽西许多祠堂、庵庙都有附建戏台,如宁化县坊田乡池氏祠堂、连城县罗坊乡罗氏祠堂、永定县高陂乡西陂村天后宫等莫不如此。那是村里为了在迎神赛会、大型庆典或某姓氏举行祭祖活动之时请戏班演戏建的。每当这一时候,村里通常都要请闽西汉剧或傀儡戏的戏班演出,有的同时请几个戏班对台,籍以助兴。有的富裕人家许愿酬神,或乔迁新居,或为长辈祝寿、孩子满月,也要在大厅临时搭台,雇请戏班前来热闹一番。这时,村民们往往男女成群,扶老携幼,倾家而出,高高兴兴地前来看戏。他们有座则坐,无座站着,日以继夜,废寝忘餐,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其中,不少观众尽管对某一剧目已看多遍,对剧中故事早已滚瓜烂熟,但仍看得津津有味,留连忘返。有的边看边向旁人介绍,津津乐道,其兴奋和得意之情难以言表。
闽西汉剧音乐的主要声腔是西皮、二黄,这是全国许多省、市都有流行的外来声腔。但它们受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的熏陶而独具一格,不同于别的皮、黄剧种。它曲调丰富,善于表现生、旦、丑、净各行当多种角色的多种情绪,曲调优美动听。闽西汉剧的主奏乐器头弦,又称“吊规”,它不同于京胡,也不同于别的弦乐,发音清脆、高尖,穿透力强。吊规一响,或者一听唱腔,人们便知那演奏和演唱的是闽西汉剧。还有直径90厘米的铜质大锣,可击出多种不同的音响效果,轻击慢击给人以深沉、肃穆之感,重击快击犹勿海潮呼啸,气势磅礴,惊天动地,撼人心弦。再说红净唱腔,它那独特的发音方法在别的剧种中更为少见。它发声清脆、宏亮、舒展、雄浑、刚柔相济,听起来如古庙晨钟,让人舒心、悦耳。
比起汉剧来,闽西傀儡戏另有一番特色。它形成之初唱高腔,后受闽西汉剧的影响,多数戏班改唱皮、黄。在傀儡戏舞台的两侧常贴有这么一副楹联,它上头写着:“方寸木雕得形容酷俏,装成生、旦、丑、净,莫笑它真真弄假;数条线扯得非常活泼,演出悲欢离合,看到底出出传神。”这楹联道出了闽西傀儡戏的特色。把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木偶演得活灵活现,这全靠艺人们的用心和手上提线的功夫。
闽西汉剧和傀儡戏以它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丰富优美的音乐唱腔,五彩缤纷的表演艺术,赢得了一代代观众。而这,又是一代代艺人和演员们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清康熙五十年(1711),上杭县来苏乡田背村艺人把闽西傀儡戏传到江西萍乡和湖南平江;光绪十八年(1892),永定县长流乡(今培丰乡)艺人张兆金把闽西傀儡戏传到台湾,并由其子张国材在台湾桃园创之“同乐春”戏班。五十年代,徐传华、邱必书等艺人把傀儡戏《大名府》中《过关》一折应选带到福州、上海、北京会演,并到前苏联、捷克、华沙等东欧国家演出;九十年代,国家一级演员邓玉瑛到新加坡参加客总庆典演唱汉剧;汉剧新秀伍银莲等人把现代汉剧《俏俏嫂》带往北京展演。是他们这一代代的闽西汉剧和傀儡戏艺人和演员把他们各自心爱的剧种推向一个个高峰,也是客家人的开拓精神拓宽了这两大剧种的活动区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