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是湖北地方剧种,旧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民国元年(1912年)定名为汉剧。汉剧的起源尚无定论。史载明万历年间,湖北沙市一带已盛行演唱楚调;清乾隆年间,汉剧开创“皮黄”(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合奏,形成“皮黄”声腔系统。嗣后,汉调名伶米应先、余三胜等先后进京演出,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亦称“皮黄班”、“皮黄戏”。汉剧之名定于1927年,其“皮黄戏”之名,早在道光年间即被京剧所沿用。

米应先(1780—1832年)湖北崇阳人。乳名喜子,谱名应生(崇阳方言中将“生”读为“先”,于是在戏班中呼喊米氏为“应先”便成习惯),字石泉,号桃林,当地人称他“米戏官”,京城演艺界呼他“米喜子”。他幼年入班习艺,工正生,业成后搭江湖班演艺四方。初演汉调(汉剧旧称)老生,唱做俱佳,人称“湖广名优”。约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到北京,搭四大徽班之一“春台班”演唱汉调。他首次演出《破壁观书》中的关羽,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关羽降曹后与其嫂同居一室“秉烛达旦”的赤胆忠心。一举成名,享誉京师,成为京师舞台创演关羽戏的第一人。据史料考究,时年的米应先不过十五六岁,尚是童伶。相传米应先演关羽时,不开红脸,只略扑水粉,演出前常喝白酒,因酒精刺激而红光满面,仿佛关羽重生,轰动京师。米应先的做工极佳,唱工也颇具功力,成为春台班台柱达二十年之久。

传嘉庆年间,米应先曾回乡探母,和崇阳当地戏班临时搭班演出,曾在崇阳白霓桥镇上街头的露天戏台上演出《战长沙》,轰动一时。因米应先演技好、名声大,官僚、贵族都乐于与之结交,拥有大量“粉丝”,并不妨外国人士时。据《常谈丛录》载:米应先“每登场,声曲臻妙,而神情逼真,辄倾倒其座,远近无不知有米喜子者。即高丽(朝鲜)琉球诸国之来朝贡或就学者,亦皆知而求识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具有“国际影星”。

米应先红透京师,收入不菲,“岁佣值白金七百两,遂以致富”,但因积劳成疾,经常呕血。他曾托人带钱回家在家乡白霓洋泗桥建两进两厢的两层楼房,并于嘉庆24年(1819年)自北京回乡,在家设科授徒,为使求教艺人来往方便,自修了一条约三华里的石板路直通县城。当时鄂南、赣西、湘北的汉剧名伶,多出其门。米应先于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二十二日去世,“葬大集山张家屋场吴姓屋后右侧”,终年五十三岁。米死后三十多年,北京戏曲界在松柏庵设立梨园义地(即今北京戏剧专科学校旧址,碑记仍然存在),在庵内建立了梨园先贤祠,米应先牌位放在第一位。米应先从艺40余年,在汉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事迹已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米应先作为徽班汉伶第一人,直接推动了徽、汉两调的融合,并首次将皮黄合奏的汉调带入京师,而且为汉调过渡到京调至最终京剧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现崇阳县洋泗桥还有米应先故居、坟墓及米氏生前供奉的戏神坐像,麻石米家祠堂有后人供奉米应先木雕坐像。其中米应生墓位于城北大集山张家屋场吴姓屋后右侧,夫人庄氏亦葬于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