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演出团体把走进中央电视台作为无上荣光,安徽芜湖艺术剧院最近一口气参加了央视“星光大道”“倾国倾城”“激情广场”三个栏目的演出;内地院团演出地盘很难跨出行政区划,芜湖艺术剧院不仅西出湖北、江西,北上山东,而且在“高门槛”的上海、苏州演出一场接着一场——2006年全面实现转企改制的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演出水平一年高于一年,演出场次一年多于一年,效益也一年好于一年。

“如果不改革,我们现在还是无戏可演。”谈起剧院现在的大好局面,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上至董事长,下到青年演员,异口同声归功于改革。

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是由原芜湖市歌舞团、越剧团、黄梅戏剧团、市演出艺术中心等6家文化单位改制组建的。改革前,其中的4家专业文艺团体,演职员普遍年龄老化,演艺人才青黄不接,加上演出设备陈旧落后和“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机制制约,4个团已没有一家具备单独演出条件,2005年总的演出场次只有30来场。

面对演艺院团举步维艰的现状,芜湖市委市政府依靠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难题。2006年,芜湖市整合组建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成为全市唯一的国有大型综合演艺团体,并全面推进机制转换,资源整合,打造合格市场主体。

芜湖艺术剧院组建后,立即着手进行清产核资、设备添置等基础工作和人员整合等难题攻关。在解决长期困扰院团发展的人员老化、负担沉重问题时,芜湖市出台了年满50岁或工龄满30年办理提前退休、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等规定,平稳消化了151名在岗职工中不适合演艺工作的人员的分离和106名离退休职工的保障问题,为艺术剧院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和人员结构调整提供了保障。

同时,芜湖市积极改变投入结构和方式,实行文化投资体制创新。传统的文化事业投入是“人头费”和“事业费”,不仅僧多粥少而且效益低下。在确保每年对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幅的同时,文化事业发展费全部用于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和以奖代补。在新体制之下,艺术剧院得以投资300万元购置高科技电脑灯、激光灯等舞台灯光和先进的音响设备及演出服装等,配送了大型舞台演出车,并改建了艺术剧院专用演艺剧场。

“真改革”的政策环境,极大推动了艺术剧院内部机制的全面改革创新。在分配机制上,艺术剧院在全员聘用基础上,把受聘者工资分为基本、绩效和奖励三部分,基本工资与职工工龄、职称等相关,其余两部分取决于职工完成任务量和完成营销指标情况。在用人机制上,对剧院缺乏的演员、编剧、导演、舞美等特殊人才,按项目、行当、需要,分别采用“客座”“短期签约”“特聘”的方式。对新聘20多名大中专艺术专业院校毕业生,一律按文化企业用人制度办理,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社会保险。

转企改制优化了资源配置,激活了全体员工的内在动力,艺术剧院的工作着力点从过去的“等、靠、要”向全面市场化转变。在艺术创作上,剧院从过去的“闭门造车”转向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剧本,第一批应征入选的5个儿童剧作品和第二批应征入选的3个小戏剧,已顺利排演登上舞台;在拓展演艺市场上,艺术剧院实行了舞美工程面向社会服务和全员营销指标考核制,设立营销部门,广开门路。同时,艺术剧院还“放下身架”,成立艺术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

“改制当年就完成演出105场,总收入79万元。”剧院董事长张承宪介绍,真改革让芜湖艺术剧院焕发出无限生机,转企改制3年多来,剧院演出场次和收入已跃居安徽省89家专业文艺团体前列。今年前9个月,演出153场次,演出收入130多万元。同时,节目创作空前繁荣,《铁画情》《欢腾》《皖之风,徽之韵》和《一篮蔬菜》不仅赢得观众欢迎,而且在全省各种评比获奖10多项次,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安徽花鼓灯艺术节上,《波光舞影》又作为15个佳作之一登上新作专场演出的舞台。(记者 李陈续)

(摘自 《光明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