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剧种之一,它以清丽抒情的唱腔特色、自然舒展的体现形式、雅俗共赏的表演风格在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已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自安徽、湖北和江西三省交界地区,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早期黄梅戏多以民间小调演唱,以及小戏形式演出为主,这种演唱形式后随艺人漂流东移,并在安徽安庆一带驻留下来,随后逐渐定形出剧种雏形。早期黄梅戏多将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演唱,题材也多为农村生活小故事,如《打猪草》《夫妻观灯》等,这一时期的黄梅戏演出有着浓厚的“自娱自乐”性质。

至上世纪二十年代,黄梅戏开始有了大戏作品的诞生,产生了许多连本剧目,如《乌金记》《七仙女下凡》等,这时的黄梅戏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营养,日臻成熟和完善。黄梅戏的高度发展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了充分保护和扶持,在新老艺术家的辛勤努力下,黄梅戏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六十年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经典剧目早已蜚声世界,《红楼梦》《徽州女人》《雷雨》等精品力作竟相迭出不穷。

今天,黄梅戏与黄山并称为【安徽两黄】,是安徽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文化艺术品牌。

近200年来,黄梅戏艺术从登上舞台,从民间小戏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戏。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梅戏得以迅速发展,风靡大江南北,唱遍长城内外,成为安徽文化艺术中最响亮的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剧种,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奇葩。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国内外常年演出《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等优秀传统剧目;根据民间传说和中外古典名著改编的《墙头马上》《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长恨歌》《无事生非》等剧目;用黄梅戏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神韵;近年来创作推出的《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木瓜上市》《雷雨》《霸王别姬》《逆火》《徽商胡雪岩》《小乔初嫁》等新剧目,适应了时代和人民群众审美的提升和变化,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充分证明黄梅戏艺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面向观众、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批剧目在国家级等重要赛事上频频获奖:《雷雨》荣获第九届中国(宁波)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07-2008年底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长恨歌》荣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化新剧目奖”、《风雨丽人行》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化优秀剧目奖”、2012-201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天仙配》荣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小乔初嫁》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我院荣获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等。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人才济济、薪火相传,改革创新、管理先进,影响广泛、硕果累累,在黄梅戏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挑大梁,是传承和发展黄梅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头,并将在全省文化事业发展、打造精品、服务时代中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8月20~22日七夕节期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将在长安大戏院为京城戏迷奉献三场经典的传统黄梅戏,具体时间安排如下:20日-周四,《牛郎织女》

21日-周五,《天仙配》

22日-周六,《红楼梦》


黄梅名家吴亚玲、何云、魏瑜遥、周珊、汪晓明、袁媛、梅院军等,将为您倾情展露黄梅芳华!喜欢黄梅戏的戏迷们快行动吧!

地点:长安大戏院

路线:
1-地铁:建国门站,西北口出,向东100米即到,1号线、2号线均可到达

2-公交:北京站口东站,1路、57路、特2路、99路、120路、126路、均可到达

3-自驾:长安大戏院地下有停车场,就是收费不便宜,可斟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