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梅戏的源头,不少戏剧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原黄梅戏艺术研究所所长、80岁高龄的郑立松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将他数十年来收集的资料及他本人的观点逐一道来。
郑老告诉记者,争论黄梅戏源头的核心在“黄梅”二字上,“黄梅”二字有两个解释:一是黄梅季节;二是湖北黄梅县,即“源于鄂东黄梅县的民间小调,即黄梅采茶调,在清代乾隆年间随当地逃水荒的灾民来到安庆地区。”郑老认为“黄梅季节”的说法倒还不是没有道理的,但于后者,他认为并不妥。
郑老出示了他收集的资料,在《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有两条记载:咸丰六年(1853年)3月,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光复宿松,县城内连演三天花鼓戏(即其后之黄梅戏)迎接天兵进城;咸丰七年(1857年)清军在宿松县城内建戏楼,演花鼓(黄梅)戏,邀各营队长及文吏观戏。郑老还曾见过一本晚清时期的戏联集手抄本,上面记载:清咸丰丙辰六年(1856年),在安庆对江,流传有一副对联“颂德歌应抒白雪 登高调不唱黄梅”。
郑老认为这些是有关黄梅戏记载的最早资料,黄梅戏应当形成于咸丰年间,“黄梅戏”的名字是安徽人命名的。“乾隆年间,还没有黄梅戏呢,逃水荒灾民带来的是湖北的民歌小调,连采茶调都不是。”郑老还肯定地说黄梅戏是安徽独有的,民国初年怀宁籍学者程演生所著《皖优谱》中有句为证:“今皖上各地乡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他省无此戏也。”
交谈中,郑老还向记者讲述了当年有关湖北省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事。此口号提出后,1984年左右,中国记者协会曾经邀请郑老一同到湖北去采访,采访中,对于官方观点,湖北戏剧界则有不同看法,以湖北戏剧专家、资深学者桂遇秋为代表的部分戏剧研究者认为,湖北省没有必要在黄梅戏上投入过多,应当在湖北采茶调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戏剧艺术,而“把黄梅戏请回来”,只会使“安徽增加一个剧团,而湖北丢失了一个剧种(采茶调)”。
郑老认为,黄梅戏是在安庆地区发展起来的,它吸取了青阳腔、弹腔(徽戏)、皖南花鼓戏、采茶戏以及很多兄弟剧种的剧目、唱腔等营养成分。黄梅戏1952年赴上海演出成功后,迅速蔓延到全国,从之前仅有5个剧团,发展到全国共有50多个剧团,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一例。郑老特别强调,无论是哪个地方成立黄梅戏剧团,几乎都到安庆来请黄梅戏演员当师傅,学习用安庆的道白、方言唱戏。
郑老感叹:“黄梅戏在安庆发展起来,享誉全国,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源头问题始终不一而论,实是一大憾事,希望此次再探源能够还历史一个真相!”
郑立松简介:新中国第一代戏改干部,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大百科全书(安徽卷)编委。解放初期就职于安徽省文化局艺术科,后任黄梅戏艺术研究所所长。整理改编过《打猪草》、《闹花灯》等几十个黄梅戏剧本,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筹建负责人之一。(狼山醉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