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文化厅印发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分类保护计划(试行)》的通知,对安徽地方戏曲分类指导,科学保护,讲求实效,要求各地和演艺单位自2017年开始实行。
安徽省是戏曲大省,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梆子戏等20个本土剧种在全省最具代表性,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现有33个国有戏曲院团,273个民营戏曲院团。根据2016年戏曲资源普查结果,结合戏曲院团当前创作生产演出条件情况,分类计划将全省戏曲种群分为三类,分类指导:
第一类为黄梅戏。黄梅戏是我省最具艺术活力、最有影响的戏曲剧种。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红楼梦》《徽州女人》《雷雨》《风雨丽人行》等获得国家级大奖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该剧种涌现出11位中国戏曲“梅花奖”演员,构成安徽戏曲半壁江山。计划要求各地对辖区内黄梅戏院团在创作生产、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扶持,鼓励多创作多演出,培育基础,做大做强,形成安徽戏曲品牌。
第二类为徽剧、庐剧、泗州戏、梆子戏、皖南花鼓戏、坠子戏、推剧、嗨子戏、文南词等。这类剧种在我省有戏曲院团支撑,有代表性演员和剧目,影响区域比较广泛,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经常在省内外展演并获得优秀成绩,使安徽戏曲呈现百花齐放局面。对于此类剧种,要求各地鼓励院团加强创作生产,增加演出场次,增强剧种活力,成为当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艺术载体。
第三类为目连戏、含弓戏、四平调、洪山戏、太湖曲子戏、怀腔、弹腔等。这类剧种曾是我省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还为其它剧种的形成作出过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变化,市场萎缩明显,影响力日渐式微,有的剧种无剧团支撑,有的剧种虽有个别剧团,但基础薄弱,原创能力差,演员老化现象突出。对于此类濒危和稀有剧种,各地可在文化馆、艺研所等文化机构设立研究小组,确保会唱、会演,并与戏曲院团配合,复排一批传统经典剧目,保住优质戏曲基因和文化根脉。(记者 郜磊)
(摘自 《安徽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