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这本40多万字的《黄梅戏通论》,我忽然觉得,关于黄梅戏我知道的原来是如此之少,她的丰富程度远不止我想像的那样,这也印证了出版这部学术著作的重要意义。

源于100多年前的黄梅戏,她的前身只是一种民间小调,我想人们对她的认知的一次普及或者说飞跃是源于严风英的《天仙配》、《女驸马》。改革开放后,黄梅戏再赋新声,漂亮地推出了《红楼梦》、《无事生非》等一批影响全国的剧目,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也同时出现。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来文化的迅速涌入和商业化的加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威胁,黄梅戏开始了如何向纵深发展的思考。安徽省的文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唱响黄梅戏"的目标,相继推出了《徽州女人》、《秋千架》、《风雨丽人行》等剧目。从题材到样式、从构思到表现、从戏曲程式到美学风格都让人感叹:黄梅戏的成熟姿态已然显现。 此时,为黄梅戏书写一番的时机也已成熟了。

早在1993年,安徽省文化厅就组织了一批多年从事黄梅戏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构架一部全面论述黄梅戏发展的著作,历时7年,几经打磨,终于有了今天这部史论结合、论述周密的《黄梅戏通论》。 如此细密、系统地论述作为地方戏曲剧种的黄梅戏的特征与发展,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全书共分10章,以"传承与流变"的思路为基本脉络,并对黄梅戏的基质、承载、表现等三个方面作了准确的把握和阐述。

首先是基质。黄梅戏的人文精神、思想根基、审美意趣可以说是成长得最为健康的部分。它的天然率真、平易明快、浪漫达观是别种戏曲无可复制的。黄梅戏历经这么多年,虽然日益精致、日益大气、日益现代,但这一特征却从未消减。这从后来不断出现的剧目中便能清晰地看到,无论是描绘女儿家浪漫情怀的《秋千架》,还是悲剧色彩浓重的《徽州女人》,又或是以严肃历史为背景的《风雨丽人行》,都将黄梅戏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然而黄梅戏最为本质的那份基因依然鲜活。书中对黄梅戏的基质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论述,找出了它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这对黄梅戏今后的发展走向无疑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其次是承载。这一部分主要是就承载黄梅戏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论述,包括音乐、语言、戏剧结构等。这几个方面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最多的探索与尝试,也受到最多的肯定和批评。黄梅戏从偏于一方的乡野小戏发展到蔚为气象的代表性地方剧种,从宏观的视角去观察会得到积极的答案,但当初每一步小小的改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然而黄梅戏骨子里的较少的儒家思想、较多民间色彩,较少程式、较大空间决定了它义无反顾的步伐。语言上,黄梅戏从民间俚俗语汇充斥到雅俗并举;音乐上,黄梅戏从最初的口传心记到20世纪50年代有专业作曲介入再到管弦乐队的加入,书中对这些具有实验意味的作法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客观的评价。

第三是表现。每一个剧种得以流传,其代表性的人物是不可或缺的。书中对几代黄梅戏演员的成长历程、艺术风格的记录、论述同样可以看出黄梅戏不断成长的轨迹。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演员主体意识的不断强化,个人风格成为剧目的鲜明标记。如果说严凤英是天然除却雕饰的时代、那么马兰则是浓妆淡抹相宜的时代。

作者在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版权页上标明的出版时间凝固在2000年,饱含了世纪回眸的深长意味。当然,黄梅戏在新的世纪还一定会发展,但黄梅戏在20世纪的发展是带有传奇性的,这份传奇性的精彩大概很难再次出现了。"黄梅戏的一个多世纪走过了自然--自觉--自由的历程,可以说,《黄梅戏通论》成功地记载了这一历程。

幕启幕落,多少风光。在华丽舞台的背后,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让人觉得踏实,也会让过去、当下和将来所有从事黄梅戏事业的人们欣慰。 (张媛媛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