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始建于1989年,该院原来只有一个演出团,所需人数有限,相当一部分人无演出岗位,面临下岗。一段时间内,围着领导要“角色”、争岗位、吵待遇的一茬接一茬,剧院的行政和业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演出活动一度走入低谷。剧院的命运到了生死抉择的重要关头。经过院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在征求大多演职员意见之后,该院形成了调整结构、优化组合,抢抓季节、把握关键,创立品牌、培养明星的改革和工作思路。剧院的艺术生产和演出工作出现一个又一个高潮,新人辈出,新戏连台,成为湖北文艺团体的领头雁。
该剧院现有干部职工119人,剧院设演出团、演出经理部、经营管理部、研室等内部机构。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分别由院党委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两个演出团,把演出团落岗人员充实到经营部,给予再就业机会。组建办法采取由牵头人提名和演职员自愿报名相结合,优劣搭配,协调上岗,做到人人有岗位,个个有事做,消化矛盾。各部门建章立制,定人定责上岗。
自1999年分团以来,院内两个团自觉形成了争先进、比发展的好势头。他们比谁的生产剧目多,比谁的演出场次多,比谁的获奖多。演出一团尽管班底不全,他们克服困难,找剧本,聘贤能,筹资金,常年坚持开展排戏和演出活动,仅2000年就排演了9台戏,演出100余场。其中,当年改编的《冬去春又回》演出60多场。今年春节,演出一团从腊月二十七就开始在江苏、湖北等地演出;正月十二,演出二团去河南洛阳等地演出。他们所到之处,观众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剧团的生存同其他行业一样,既要有好产品,又要有好市场。该院在开拓演出市场方面做了两件事:一是抓季节。春节前后是农村演出的高峰期,他们利用平时闲余时间排练了一批适应农村民风民俗的剧目,利用春节前后的农闲时间深入农村演出。他们在抓季节中分3个层次,即春季抓农村,秋季抓城市,冬夏抓排戏。二是抓关键。他们首先是抓关键性剧目,把《未了情》这一品牌戏演活演足。一曲《未了情》三进江苏省,先后演出300余场,久演不衰。其次是抓关键性职能部门。剧院对经理部签订责任状,把责、权、利明确到位,奖惩兑现。通过演出经理部建立了以湖北为根据地,以江苏、河南、安徽等省为覆盖面的面向全国辐射的演出网点。对这些网点常年定时、定戏、定场次、定收入。由于措施得力,2000年演出经理部组织演出了100余场戏,走遍了鄂东南地区和河南、安徽等省的部分市县。剧院还与大型企业长期挂钩,有计划地安排演出。如与湖北黄冈市九棵松企业就签订了每年演出20场的计划。
品牌就是知名度,品牌就是效益。这一点,戏曲市场与商品市场异曲同工。而明星明角,则是品牌的亮点、品牌的眼睛、品牌的商标。几年来,该院在抓品牌、树明星方面动了脑筋,下了功夫。他们拍摄了6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貂蝉》,黄梅戏电影故事片《血泪恩仇录》。编排了《未了情》、《天仙配》、《僧尼浪漫曲》、《冬去春又回》等30余台现代和古装黄梅戏。通过磨出一台好戏,造就一批好演员,使剧院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貂蝉》获1990年度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未了情》参加1997年成都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新剧目奖;参加1995年第二届全国黄梅戏艺术节,获“振风杯”一等奖第一名,其主创人员均获全国和省级大奖。2000年,《冬去春又回》参加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获演出一等奖第一名,编剧、音乐获一等奖第一名,表演和舞美设计均获奖项。青年演员石尉华在该剧中获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
10余年来,该院在改革的路上历经坎坷,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新办法,拿出新举措。湖北黄梅戏这朵艺术之花将香飘全国。 (程克松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