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的一天,北京长安大戏院前一番热闹景象。离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就有许多人拿着钱在门口等着买退票。其间,不时有年轻人陪同父母来看戏,也有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谈论着所了解到的有关演员或演出的情况。等到戏开演的时候,整个剧场都已经坐满了。
熟悉的黄梅调中,戏开始了。一出《女驸马》看得新老观众如醉如痴。韩再芬甜润的嗓音和别具韵味的演唱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虚实结合的舞台布景也让很少看戏的观众直说"现在的戏好看啦",而当剧中皇帝与大臣钻进了女驸马设下的圈套,自己骂了自己的时候,又让观众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整场戏就在观众的热烈参与下演到了最后。
有好的故事,有好的唱腔,有好的演员,有好的舞美,就这样组合成了一出让观众爱看的好戏。尽管人们对这个故事早已熟悉不过,有的还看过了电影,但还是有那么多观众慕名前来。他们来看黄梅戏,来看韩再芬,来看自己早已熟悉的老戏。观众中不乏年轻人,有的甚至是第一次进剧场,也有一些"老外",同样看得津津有味。
戏曲的弱势只是相对的,在多元化的时代里,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垄断观众,成为观众惟一的选择。有人说戏曲的节奏慢,跟不上时代,事实上却是处在紧张生活中的不少现代人又在重寻细细品茶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还有人说年轻观众不懂历史,对外来文化的兴趣超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却有无数年轻人为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中国古人的生活倾心倾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有没有真正好的东西给观众,有没有好戏给大家看。今天一部大片可以给商家挣来一年的钱,也可能一部电影没有卖出一个拷贝,原因不在于电影这种形式是否已经落后,而是这部电影有没有价值。
好戏永远有观众,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 (中国文化报 徐涟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