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10年前一场戏曲演出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的窘境,中国戏曲如今已经熬过了最窘迫的时期,正缓慢艰难地走出低谷,但还远没有到达其应有的地位。”近日,为南京文艺培训班授课的南京大学教授傅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振兴戏曲演出市场,必须找到它衰落的症结,对症下药方可事半功倍。”

“戏曲衰落的根源,是传统文化受到了挑战和抛弃”

记者:关于戏曲危机的根源众说纷纭,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傅谨:我觉得戏曲出现困境,不是时代变了,现代人不爱看了,也不是现在文化消费多元了,戏曲不再占据以前的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传统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受到了挑战和抛弃。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所有的中国传统艺术几乎都受到挑战和排斥。

多年前,我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举过一个例子。如果宿舍里有个同学说,晚上要去看某明星演唱会,大家都很羡慕;如果说去看一场黄梅戏,同学们会觉得你很奇怪,年轻人怎么会喜欢看黄梅戏,所以只能偷偷去看,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自己喜欢戏曲。在一代人的价值观中,传统艺术被放在很低的位置。一个年轻人看传统戏,变成了一件奇怪甚至是很丢人的事情。

记者: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戏曲是否迎来发展的良机?

傅谨:10年前,我讲戏曲有活路时,我的同行怀疑我。但我坚信,戏曲是有未来的。戏曲市场出现危机,根本原因不在戏曲本身,而在大环境,所以改戏没用。

今天说戏曲有未来,比起10年前来说,我更有底气。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各级政府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评价发生了根本改变,现在传统文化被看作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软实力和民族文化的基因。大家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矫正了片面崇拜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戏曲市场是否繁荣,要看国民一年能走进几次剧院”

记者:如何衡量戏曲演出市场是否繁荣?

傅谨:以美国为例,他们人均一年看6.4场演出,其中还不包括音乐会。而中国老百姓每年平均只看0.3场演出。我认为,衡量戏曲演出市场是否繁荣,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不是有多少剧获奖,而是国民一年能走进几次剧院。如果说南京通过努力,让市民年均能欣赏5场戏曲演出,那演出市场自然会繁荣,好的演员、好的剧目自然会涌现。

记者:像南京这样的城市,应该有多少剧院?

傅谨:10多年前,我说北京应该有100个剧场,身边人都笑我“疯了”。如今,北京确实有100多个剧场。我觉得像南京这样一个常住人口超过800万的城市,未来会有50个以上的剧场天天在演出。

市场是要有场的,要量的支撑。虽然我们有不少高质量的剧院,但是距离让看戏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有差距。举个例子,我住在仙林,那里没有剧院,要看戏得坐一个多小时地铁,看戏对仙林的市民来说就是件大事。所以我认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新建的居民区在文化配套设施方面应该不断跟进,这样才能促进演出市场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戏曲走向世界是锦上添花,贴近国民才是发展的未来”

记者:您如何看待“文化走出去”对戏曲发展的作用?

傅谨:对于戏曲来说,走向世界是锦上添花,而贴近国民才是戏曲发展的未来。每一个戏曲的剧种都是地域文化的结晶,所有的地方戏都应该让本地人喜欢,贴近民众。当我们说要有文化自信时,不仅要相信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更要相信中国文化会受到中国人自己的喜爱。

记者:您曾说,传统文化目前更需要传承,而不是“创新”。

傅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艺人对传统戏都很熟悉,那时推动创新是有必要,也是合适的。而现阶段,我们戏曲艺术面对的最严峻问题不是缺乏创新、缺乏新剧目,而艺人的造诣与前辈相比相差很远,有太多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表现手法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东西都凝聚在戏曲之中。一出《长生殿》,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音乐、舞蹈艺术的最高峰。因此,戏曲的传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戏曲传承下来了,很多民族文化基因也就传承下来了。(记者 朱彦)

(摘自 《南京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