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是民俗的传统的,也是乡野的欢跃的轻灵的。但是韩再芬的带有实验性质的黄梅剧《徽州女人》、《美人蕉》、《公司》等,似乎给予了黄梅戏一种新的灵魂:强悍、大气、悲悯、挑战,更多地带有了探索的先锋的现代意识。

特别自她的黄梅剧代表作《徽州女人》排演以来,已历时十余年,该剧多次在全国各地巡演,唱响北京国家大剧院、长安大剧院,而迄今四五百多场的成功演出纪录让韩再芬的“黄梅剧”理论有了更坚实的实践依据。

“再芬黄梅”之说不仅是因韩再芬土生土长于黄梅戏发源之地安庆,更因她甜美、大气的舞台风格让“再芬黄梅”独树一帜、别有意蕴,因而享誉圈内外。2010年,“再芬黄梅”远渡重洋去美国。韩再芬给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明天纪录今天”专题做了特别演讲,同时她和她的黄梅戏成就被美国会图书馆收藏,成为该馆自梅兰芳以来被收藏的第二位中国戏剧艺术家。

韩再芬,10岁出道,因其精灵可爱聪敏被大家戏称为“小怪”,也许,这个名字正成了后来她喜新求变的风格之源。

从艺30年来,作为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她更象是一位独行侠,始终坚持在传统的戏曲文化困境中奋力突围。无论是韩再芬撞上黄梅戏还是黄梅戏撞上韩再芬,有一天她们也许可以互相定义。

“让现代黄梅戏具有舞台剧的深广,做实验黄梅剧,我不怕失败。”

多年来,韩再芬出演了《小辞店》、《女驸马》、《徽州女人》、《公司》、《郑小姣》、《天仙配》、《孟丽君》、《生死擂》等黄梅戏或非黄梅戏电视剧、电影、话剧,清丽容貌和独特唱腔让她名声日隆。如此密集纷繁的演出经历给了韩再芬不一样的舞台经验。而盛名之下,她开始思索自己应该为传统的黄梅戏做点什么?

1999年,韩再芬带着她的创新剧目《徽州女人》进京,她大胆地把首演放在了北京,事实证明,《徽州女人》大获成功,并为她获得了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有许多男人在观看《徽州女人》时流下了男儿泪。也许不应以让人流泪来衡量一部作品的成功。但是在《徽州女人》面前,人们确实是这样反应:非常好看,被震撼了,被感动了。

作为韩再芬的代表作,《徽州女人》成为一把双刃剑,既是成果,也是口实。舞美设计华美大气,充满徽州元素,该剧一改黄梅小调温婉轻灵的曲调,风格浓烈磅礴,故事情节悲怆令人动容。但也有人讲,这部《徽州女人》不象黄梅戏了。韩再芬说,黄梅戏当然要保持自己的风格特点,但是当今社会,各个艺术形态日益多元丰富,黄梅戏也应该不再老是旧时风貌。传承和发扬,才是两条腿走路。她看《猫》、《歌剧魅影》等等世界各地的舞台剧目,从中汲取灵感。她相信,舞台剧综合的艺术呈现,应该是可以和黄梅戏精神合二为一的,舞台剧将给黄梅戏有更深广的表达力度。

“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要给予她现代的外包装。这才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黄梅戏。”韩再芬后来又排演了多部黄梅剧,《美人蕉》《公司》等,这些剧目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大胆地探索,面对人们“不象黄梅戏”的质疑,韩再芬说,“《徽州女人》是我的‘黄梅剧’的代表作,我希望黄梅戏不仅仅是小戏,还要让黄梅戏具有舞台剧的深广,我在做这样的探索,我不怕失败,我有勇气去承担失败。”

“我在为培养黄梅戏的后续力量建一个有序的机制。”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就在依湖而建的安庆艺术中心旁。这里风景幽雅安宁,平日里无人走动,只会听到依呀的黄梅乐声伴随湖水潋艳。这是剧院的演员们正在练功排演。

2005年,原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更名为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韩再芬任院长。这是国内首家以演员名字命名的剧院。剧院的成立,开始让韩再芬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她不再仅仅是个明星,自此她更明确自己将身担黄梅戏事业发展的重任。

她如一猛将,首先大刀向剧团的乱象砍去:工资制度混乱、人心涣散,她说,当她第一次看到演员们的工资单时,难过得要掉眼泪:工资只有低保;另外,就是靠一些零星演出赚钱,而其实他们根本就接不到什么演出。韩再芬说,如果不进行剧院的改革,就无黄梅戏事业良性发展的任何可能。她说,革新剧院,这需要勇敢的心,但更重要的是“善”心,她对剧院的演员们心存善意,希望通过改革,大家能跟着她走出一条光明之路。她对演员们说,“你们谁也不用给我送礼,我比你们有钱。你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来做院长,只是因为我热爱黄梅戏,我们来共同发展黄梅戏。”

韩再芬明白,剧院的改革如不成功,那么谈黄梅戏发展就是空话一句。她请教高人为之出谋划策,誓必要打造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而且人心快乐的剧院。在再芬剧院的墙上,挂有一条横幅,非常的实在和简单,“诚实做人,勤劳做事,敬业平和,善待观众”。几年下来,就是因为每一个言行就照应着这16个字,改变了所有。韩再芬说,短短几年,以前抱怨懒散的剧团已真正脱胎换骨成一个有朝气有未来有快乐的剧团。韩再芬自信地说,什么是和谐,由内心而发的真正快乐,这就是。

2010年,再芬黄梅青年剧团成立。这些从黄梅戏学校挑选出来的学员们年龄14岁至20岁,是黄梅戏的新鲜血液、后备力量。韩再芬专门抽派了老师严加打磨她们的基本功,并专门为她们排戏。现在,再芬剧院老中青三个梯队全部就绪。同时,韩再芬还为演员们搭建了3个平台,一是安庆市的安庆大剧院,二是在省会合肥的合肥大剧院里专设一个黄梅戏小剧场,第三个,走向全国的演出。她说,“我想尽快推出新一代的黄梅戏新星,可是戏曲演员不象流行歌手可以一夜包装成名,没有时间的打磨是不可能的,她们必须打好自己的基本功。现在这些孩子们每天都是可以看到希望的,每打造到一个阶段就会有一个新平台等待她们,这是一个有序的机制。”

“黄梅戏不仅可以走到美国,还应走到更多的国家去。”

作为黄梅戏的领军人物,“再芬黄梅”已经成为一个独有的安徽文化品牌,在圈内外拥有了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在社会热心人士的推动下,2009年经安徽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韩再芬任理事长。

自此,对韩再芬来说,发展探索黄梅戏事业的力度和意愿也越来越强。近几年,再芬黄梅剧团带着《徽州女人》、《女驸马》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演出,这让一直浸淫在流行歌曲中的高校学子意外惊喜:安徽黄梅戏这么好听这么美。

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中心小学“再芬黄梅”娃娃班也成立了。娃娃班利用课余时间,在黄梅戏剧团老师的辅导下,学习黄梅戏。

2010年的11月,韩再芬率她的安庆黄梅艺术剧院一行36人,更是大步走到了美利坚。这次的赴美访演,是韩再芬应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民俗中心的邀请,在安庆市政府组织、基金会资助下成行的。韩再芬和她的黄梅戏成就及相关资料,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明天记录今天》专题永久收藏,韩再芬成为该馆除梅兰芳之外的第二位被收藏的中国戏剧家。韩再芬还在国会图书馆作了题为《百年黄梅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戏剧》的演讲,举办了韩再芬艺术史暨中国黄梅戏文化展。

在美期间,韩再芬及成员在马里兰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诸多美国大学里进行了专场演出,粉丝们热烈地表达对韩再芬对黄梅戏的喜爱和思念。回来后,韩再芬又有了想法,黄梅戏不仅可以走到美国,还应走到更多的国家去。

而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是,韩再芬与一位可爱的美国女学生结下师徒缘。当访演团一行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演出时,作为观众的美国女孩白莉格外感到亲切和喜欢,白莉说,她小的时候,就在家里听到过黄梅戏,当时就觉得极悦耳动听。没想到,长大了在大学亲耳亲眼就撞上了黄梅戏。韩再芬在后来与学生的互动中,白莉比比划划的一番姿态,居然有模有样,很有几分黄梅的灵气在里面。两人这短短接触,谁也不成想真的就成全了一段师徒佳话。在美访演结束之后,经过基金会和美国有关方面近一年的努力,白莉来到了安庆,进行为期4个月的专业化黄梅戏学习。

“让看戏成为时尚”

2011年12月8日,韩再芬大型黄梅季将在合肥的安徽大剧院开演。这个冬季,16个黄梅之夜必将给合肥带来不一样的风景,“看戏去了,”将成了人们口中时尚之语。

韩再芬一直强调,戏剧应引领时尚。早年,梅兰芳的京剧时代,梅兰芳就把京剧服装融入了时尚界,当年流行的盘金、刺绣一一在戏服上得以呈现。
  韩再芬认为,从各戏种的发展时间来说,黄梅戏现正值青春年少,应更少束缚,大胆创新。在保持黄梅戏的独特文化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可在艺术形态上多做尝试。让黄梅戏不仅成为中老年戏迷的所爱,更应成为年轻人时尚的娱乐活动。

所以,她在舞美、音乐、思想内涵各个方面注入现代元素,让人们一进剧院就感觉黄梅剧强烈的视觉冲击,时尚、先锋,耳目一新。

此次黄梅季中三大剧《女驸马》《徽州女人》《公司》中,2003年制作的《公司》则更是一部全新意义的,有可能在今后留有特殊地位的探索性黄梅剧。当时的韩再芬及主创者们针对于各类不良社会风气意气难平,认为必须自己创作一部这样的剧作来发映当下社会诸多问题。《公司》就是古老的乡野的黄梅戏与当下社会现实碰撞出来的火花。该剧在北京首演时,得到年轻观众及众多大学生强烈共鸣,黄梅戏不仅一换过去才子佳人的腔调,还在诸多方面做了时尚的先锋的探索,成为“再芬黄梅”格外另类的“这一出”。《公司》一直都没在合肥上演过,因此,这次《公司》一剧更引来众多粉丝的热盼。

这是“新黄梅”时代。

韩再芬昔日以黄梅戏新星“小怪”之名而走红,今日,黄梅戏将以韩再芬之名再次出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