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现在已成为全国地方戏中的佼佼者,它那优美动听的声腔,配上悦耳的乐曲,处处扣人心弦。今天之所以久盛不衰的活跃在民间,受人喜闻乐见,我们不能不想起传承发展黄梅戏的老艺人求艺传艺的精神。原东流县老艺人——檀雪华(原名檀昌华,又名雪伢)对黄梅戏确有一定的造诣和奉献。

檀雪华的老家住在东至县胜利镇青云村陷阱头。家境并不好,住的是一间很小的土砖瓦房,父亲早年去世,只有母亲抚养他。他自幼酷爱黄梅戏,跟一位姓董的师傅学戏。他家跟我家只隔一条公路,他在公路东,我在公路西。他比我岁数大,当我懂事时,他已经是黄梅戏界的红人了。

旧社会把黄梅戏称作小戏,说黄梅戏伤风败俗,不准进城,有时农村也禁演。檀雪华由于酷爱黄梅艺术,他坚持着克服种种困难,带着他的戏班子山里山外到处演出。他对黄梅戏边演边创新,并吸取兄弟剧种艺术之长,所以他戏班子里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安排得很适当很周全,戏越演越出色。那时他自己唱花旦,他那苗条匀称的身材,白皙的面庞,一双圆润灵活的眼睛,化起装来活动在舞台上,活灵活现,他那轻盈飘洒的台步,婀娜多姿的舞态,端盘递盏,笑容可掬,真像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后来,他受安庆市黄梅戏老艺人程积善的邀请,进了安庆市华林戏院(安庆市胜利剧院前身),演出时海报上写的不是男性檀雪华,而是从上海请来的女性演员檀雪花,因当时戏剧界很少有坤角登台,所以也就轰动了一时。有一次八都湖里有几个人怀着好奇心过江到安庆去看女演员演戏,买了戏票进了剧场,眼巴巴地望着女演员出台,当一阵锣鼓声轰动之后,出台的哪是什么上海请来的坤角,却是八都山的檀雪伢,引起一场轰堂大笑。

解放前有一次他的戏班子在青云村的郑家阁唱《荷花记》(现改为追鱼),檀雪华演鲤鱼精(现称艮鳞仙子),他一出台就显现出一幅泼辣强悍的样子,一双烔烔发亮的眼睛,俨然不同民间俗女。当时我的大哥站在我旁边说:“雪伢善于演这样角色……”我说:“他不光善于演变态人物,就是演正旦也像个正旦的样子,他那沉鱼落雁之容,文质彬彬稳重的动作,一招一势都俨然是个名门闺秀——不管是演窈窕贤淑的小姐还是老沉执重的夫人都演得形神投注,情理交融。”

旧社会把唱戏的人称作下九流,不受人们重视;解放后称他们为艺人,他们的身份提高了,处处受人尊敬。1950年檀村区政府决定由檀雪华为首组织文艺宣传队,宣传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好,宣传社会主义道路好。1951年参加至德县大众剧团演出,他获得“艺术高超”奖旗一面。1952年他积极参加东流县黄梅戏剧团组建的筹备工作,1953年“东流县群力剧团”正式成立,檀雪华任团长。1954年由于水灾的原因,剧团精简了部分人员,只留下11人,但檀雪华仍然想办法要把戏演下去,于是与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合作,带领剧团到大别山区岳西一带巡回演出。1955年他又回来将东流县群力剧团恢复起来。这时县政府拨款将原城关小学被54年洪水冲毁的小礼堂修复成一个简易剧场,增添了服装和道具等物,并改剧团集体性质为国营性质。当年6月份檀雪华带着剧团赴江西、湖北等省市巡回演出,受到省外演艺界和人民的热烈欢迎。1956年剧团发展到58人,服装、道具增添一新。

1958年安庆专区通知各县剧团要作一次总结,主要内容是建团以来的发展情况,并拍成照片,首先在本县展览,专区组织人员参观学习。县委指示檀雪华要把旧社会的苦和新社会的甜如实反映出来,同时展出。58年9月份在本县展出7天,剧团发展由小到大,经过近6年时间的建设,发展到袍各类服装几百件。专区派代表来我县参观后,决定把全部展品带到专区,准备以后赴省会演时同时展出。

1959年元月专区将东流群力剧团改为“安庆专区黄梅戏二团”,由檀雪华继续任团长兼导演。后来专区准备将二团调到湖北省武汉市成立湖北省黄梅戏剧团,这时本省马鞍山市要求接收二团,59年3月20日安庆专区二团正式转为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仍由檀雪华任团长兼导演。

檀雪华已经八十多岁了,退休后主要住在马鞍山,有时也回老家与儿孙们团聚。有一次我和胜利中学几位老师在陷阱头后面大湖里钓鱼,我们沿着湖边选项好位置,远远望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背着手站在湖边望着湖水出神,我们迎上去,彼此都还认识,寒暄几句后,他说:“你们钓鱼很有趣,我也准备竿子来钓鱼……”我跟他开玩笑说:“你想钓鱼?这个鱼不好钓,不像你后来改唱胡子生,化装姜子牙,在台上一手执钓竿,一手揽着髯,嘴里念着‘钓、钓、钓,大鱼不到小鱼到,愿者上钩,不愿者去罢!’我们钓鱼不管大鱼小鱼,愿和不愿都得上钩,否则就像京剧里喝的《薛仁贵献白袍》了,白跑一天。”说得他哈哈大笑,笑得那样老沉持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