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够评词花腔黄梅调,看不够水袖长衫舞悠悠。作为中国五大剧种的黄梅戏,因为发源发端于黄冈市黄梅县而得名,其根在湖北,“娘家”在湖北,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繁荣于安徽。三十年前,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黄梅戏请回娘家”并在黄冈设立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重大决策。三十年来,在党的文艺路线正确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黄冈市“兴文”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湖北黄梅戏始终坚持抓创作、抓精品,走出人出戏出风格的道路,在保留黄梅戏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注重在编导、表演、声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艺术创新,走出了一条黄梅戏发展的新路子,使黄梅戏在湖北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是精品创作推陈出新。先后拍摄了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貂蝉》,排演了黄梅戏舞台剧《双下山》、《未了情》、《红罗帕》、《不倒的门楼》、《冬去春又回》、《和氏璧》、《风花雪月》、《於老四和张二女》、《奴才大青天》等优秀作品十余个,并在全国各地上演,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保留剧目。为不断提高全省黄梅戏的整体艺术水平,我市还与省文化厅联合连续举办了八届黄梅戏艺术节。在艺术节的推动下,结合黄冈文化特色,相继打造了黄冈名人系列的黄梅戏舞台剧,如《李四光》、《东坡》、《李时珍》、《传灯》、《余三胜轶事》、《活字毕昇》等。

二是艺术水准不断攀升。湖北黄梅戏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得到了戏剧界和观众的认可和肯定。黄梅戏电影《血泪恩仇录》填补了湖北戏曲电影的空白,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貂蝉》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黄梅戏《双下山》在第二届全国黄梅戏艺术节中获“振风杯”大奖。黄梅戏《未了情》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奖”、“文华表演奖”。《冬去春又回》在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中获“优秀编剧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表演奖”、“舞美设计奖”。《和氏璧》列为湖北省精品工程剧目,并参加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展演。《风花雪月》获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表演金奖,编剧、导演、舞美均获二等奖。《李四光》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东坡》和《传灯》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东坡》还在今年五月成功赴台开展文化交流,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活字毕昇》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作为压轴剧目与观众见面,让广大戏迷领略到了湖北原汁原味黄梅戏的风采。《余三胜轶事》把罗田东腔、汉剧、京剧和黄梅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一些湖北黄梅戏的经典唱段,作为黄冈的文化符号,最近还将到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巡演。许多专家和观众认为,湖北黄梅戏,既传承了黄梅戏的正宗原味,又吸收了新的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生活气息,还注入了荆楚风韵,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达到了艺术水平的新高度。

三是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戏因人传”,湖北黄梅戏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为培养本地的黄梅戏人才,我市“招兵买马”引进演员,把黄冈地区的大部分楚剧、汉剧团改组为黄梅戏剧团。成立黄冈艺术学校,坚持从娃娃抓起,与各县级剧团联合开办黄梅戏表演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如今,湖北黄梅戏已是名家辈出,杨俊、张辉、谢思琴、王刚以及吴红军、周洪年、余万能、王慧君等已经成为黄梅戏领域的杰出人才,其中杨俊、张辉两位还是“梅花奖”得主。同时,余笑予、章华荣、熊文祥、湛志龙、林海波、陈祖旺等导演、编剧、作曲和舞美人才,为黄梅戏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十年峥嵘坎坷,见证着我们的倾情演绎;三十年艰苦创业,记录着我们的光荣梦想;三十年砥砺奋进,同样带给我们诸多思考。专业人才不多、戏迷群体不大、资金投入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和阻碍着黄梅戏事业的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迎难而上,顺势而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要在打造精品上下真功。能不能源源不断地打造精品剧目,是黄梅戏能否发展繁荣的关键。打造精品剧目,要重视原创,立足本土文化,重视本土题材。这些年,我们在本土题材剧目创作打造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更要坚持和用好这些经验,继续挖掘黄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目,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文化。打造精品剧目,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毅力,不断修改,反复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容忍任何一点不足,在艺术要求上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剧目,要面向观众,服务观众。发展黄梅戏是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是黄梅戏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坚持群众标准,以群众认可、群众喜爱为最高荣誉,多听听群众意见,多想想群众爱看什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创作。

二要在人才培养上动真格。发展黄梅戏,人才是基础。戏曲艺术讲究“童子功”、“科班培养”,戏曲后备人才培养,重在从小培养,从基础抓起。要充分发挥黄冈艺术学校在黄梅戏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出台黄梅戏专业学生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孩子从小开始学习戏曲,为黄梅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要注重顶尖人才引进工作,为我所用,在职称评定、待遇保障等方面彻底“解放思想”,让人才来得了、住得下、快发展,扎根湖北、扎根黄冈。要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指导和培养年轻演员和编剧导演人才。要发挥“名角”的吸引力,针对观众“看戏更看人”的心理,用“名角”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黄梅戏,传唱黄梅戏,培植一批非专业的草根黄梅戏明星,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三要在扩大影响上出真招。发展湖北黄梅戏,不能关起门来搞自娱自乐,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扩大影响。在“请进来”方面,我们要利用黄梅戏艺术节和戏迷联谊会等契机,深入开展跨剧种、跨地域的交流活动,更多地邀请安徽、江西、湖南等地的文艺院团来我市演出多个剧种,更多地邀请全国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来我市演出,更多地聘请著名编导、作曲名家加盟精品创作。在“走出去”方面,我们要积极在全国各地进行巡演,赴港澳台和欧美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争取更多机会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和其他表演平台。在继续借鉴发扬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为黄梅戏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不仅让更多的剧目登上国家级舞台,还要改变过去黄梅戏的传播单纯靠戏班子、剧团在各地的巡回演出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现代文化传媒技术手段,努力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黄梅戏文化产业集群。组建不同类型的演出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黄梅戏演出,既要体现草根文化特色,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又要彰显高雅艺术,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既要走向全国,又要走出国门,拓展全方位的演出空间。积极寻求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关系,策划制作各类黄梅戏影视、音像产品,创作和生产一批黄梅戏影视剧,在做大黄梅戏动漫产业方面进行探索。重视黄梅戏衍生产品的研发,黄梅戏纪念产品、文化艺术产品、服饰等的加工,开发具有黄梅戏艺术特色的文化市场,形成独具魅力的黄梅戏文化氛围。

四要在资金保障上投真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问题是制约黄梅戏发展的“瓶颈”,加大对黄梅戏的投入迫在眉睫。要加大保护性投入,借鉴外地和其他剧种的发展经验,建立黄梅戏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鼓励剧本创作、剧场建设、维护正常演出运转等。同时,做好专项基金的合理分配,发挥专项基金的最大效能。各级政府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采购艺术团体的公益演出服务,完善黄梅戏发展的软环境。深化黄梅戏剧团的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黄梅戏事业发展。作为一种群众特别喜爱的艺术样式,我们更要激发黄梅戏的市场潜能,推动黄梅戏融入市场,开拓市场,培养黄梅戏经纪人,建立黄梅戏汇演机制。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黄梅戏的积极性,如由企业和剧团共同投资开办“黄梅戏会馆”,实现民间资本和剧团人才的优势结合,锻炼队伍,增加收入。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和影视产业的优势,在旅游景区开展一些黄梅戏折子戏演出,创作拍摄黄梅戏电影。在这一点上,黄梅戏电影《传灯》已经作了成功的尝试,薄刀锋景区的原生态歌舞表演也为黄梅戏进景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各地都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探索。

盛世兴文百花争艳,奇葩满园一梅独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黄冈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强工兴城,强农兴文”的发展战略重点,将文化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植根于故乡文化的肥沃土壤,沐浴着“兴文战略”的强劲东风,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倾情浇灌,湖北黄梅戏一定会演奏出更加精彩的时代乐章!(本文作者为黄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立兵)

黄梅戏《东坡》剧照

黄梅戏《李四光》剧照

黄梅戏《李时珍》剧照

黄梅戏《传灯》剧照

黄梅戏《余三胜轶事》剧照

黄梅戏《活字毕昇》剧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