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芬黄梅徽商情”大型经典剧目巡演活动在安徽省大剧院拉开帷幕。

十六个满堂喝彩的夜晚,十七场万众期待的演出,上百位老中青演员携黄梅戏《徽州女人》、《六尺巷》等经典剧目再次登场。“这是再芬黄梅剧院转企改制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走向市场,大家都非常期待。”安庆再芬黄梅剧院副院长王萍说。

黄梅戏是否再度迎来自己的春天?为此,记者走进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安庆市一探究竟。

走过大街小巷 经典黄梅声声飘响

驱车到达安庆时,已经是日落时分。“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安庆时代广场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黄梅戏草台班子在“搭台唱戏”,老翁手持一把二胡,老妪抱着琵琶,旁边简陋的音响,一位大妈正投入地唱着黄梅戏经典选段《天仙配》,而就在五米外,一抹夕阳照射在一位唱着《郎对花姐对花》的大爷身上,广场上的声音一波盖过一波,一头压过一头。虽组合简易,但圆润的腔调还是吸引了不少戏迷。“只要天气好,我每天晚上都出来,今天和老李搭档,明天和老张搭档唱。大家都是‘圈内’老熟人。”

黄昏过后,安静的小城热闹起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安庆黄梅戏茶楼黄梅戏演出从不间断。记者走在茶楼附近,听到不少来来往往的市民不自觉地哼起黄梅戏,给安庆这座小城增加了温婉的气质。“‘走过大街小巷,黄梅声声飘响’用来形容安庆市一点都不为过。”安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潘红长队长与记者聊到。

据了解,安庆拥有专业剧团12个,其中黄梅戏剧团有9个,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创作、演出队伍,演出遍及全国及港、澳、台等地区,每年演出场次500场,演出收入近千万元,观众达30多万人次。安庆农村演出市场的主力是各县(市)、区民间黄梅戏演出班社,目前仍有近百个,其中规模较大的黄梅戏演出团体39个。

只听旧曲传唱,不见新人新戏登场

在安庆,黄梅戏有着深厚的民间土壤,然而无论是在时代广场文化墙边,还是在安庆黄梅戏茶楼,记者听到的无一不是老折子戏,《秋千架》《徽州女人》等新戏在民间班社内几乎没有市场,目前大多停留在剧院演出。

安庆市最大的民间黄梅戏剧团负责人郑红和记者倒苦水,“不是不想演新戏,是没法演,舞美灯光对我们草台班子来说遥不可及,我们班社的演出为减少开支,有时候台都不搭,大部分时候只能唱折子戏。民间班社唱新戏没条件,更别提去创作一部新戏。”

据她介绍,民间班社的黄梅戏收入大多来源于观众的彩钱以及微薄的出场费,而开支却包含服装道具,搭台费、人员工资、路费等,入不敷出的现象时有发生。每投资一部一般规模的新戏,需要30万以上的成本,民间班社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新戏。而有国家扶持、名人品牌效应的专业剧团,由于投资后资金回笼过程过于缓慢,为收回成本,专业性剧团舞台演出票价较高,导致受众群变窄。

除了创作成本的因素,目前创作人员的匮乏也是当今黄梅戏面临的问题。缺编剧、缺作曲、缺导演,“截止今年十一月,业界还没有一个专业的编剧。” 安徽省文化研究所所长王长安告诉记者,“不少编剧都是业余的,正在培养的新一代编剧目前为止还没有出作品。”

“我们新一代的编剧导演都在培养,近期刚刚送导演编剧到上海参加中国戏曲协会举办的编剧导演培训班,现在都在等待他们的作品。”安庆再芬黄梅剧院副院长王萍介绍说。

移植做应急 但非长久计

为了应急,现在很多黄梅戏剧团采用“移植”的方式来推出新剧。明年再芬黄梅戏剧院将推出两部大戏,一部《浮生六记》由京剧改编,渗入相当多的现代元素,如“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干嘛干嘛呢”此类网络用语,另一部《五女拜寿》则由越剧改编。

安庆市民间班社迎江黄梅剧团,自己创作、出演的一系列黄梅戏,如《乞丐皇帝》也是由京剧改编,民间班社因条件限制,没有专业的作曲,定腔定调更多靠的是经验。

“过去都是每部戏黄梅戏演,京剧演,越剧也演,艺术没有国界,也不会分家,这样的移植会让不同剧种的优势得到交往和传播。”安庆市电视台资深主持人潘红说道,“移植固然是好事,但这只是应急的方式,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年轻一代的作曲编剧导演创作出更好的剧目。”

“应急用移植需注意保持地方戏特色,不是趋同别的戏种。”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联处处长王长安同样认为黄梅戏发展人才始终是关键,“提高编剧、作曲等幕后英雄地位与待遇,给他们提供好的环境与条件,鼓励更多热爱黄梅戏的编剧作曲走进黄梅戏。新编剧、作曲亟待培养,要会给演员留‘空白’,让他们自己发挥。老一辈的编剧、作曲尽量都站出来发挥余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