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他们放弃安徽怀宁的优越生活,作为黄梅戏专业艺术人才先后被引进到罗田;十多年间,夫妻俩举案齐眉,为挖掘罗田民间文化、宣传推介罗田历史名人,在鄂东山区痴情唱响黄梅戏,并多次获得各项大奖,为罗田旅游和黄梅戏事业默默奉献。他们就是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的优秀演员——彭国留、梁慧敏夫妻。
3月初,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记者来到罗田,听他们叙说创业过程中的几多艰辛,几多欢乐。
异乡坚守 一份梦想不放弃
彭国留和梁慧敏都是安徽省怀宁县人,一同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先后被安排到条件优越的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工作。如果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们的生活一定安逸、稳定。
1998年8月,罗田县黄梅戏剧团专程赴安徽黄梅戏学校招聘戏剧专业人才。当时的罗田县黄梅戏剧团一无场地,二无演员,三无资金,四无设备。要想发展壮大剧团,引进专业人才是唯一选择。
通过安徽黄梅戏学校老师介绍,罗田县黄梅戏剧团负责人来到怀宁县剧团。初见梁慧敏时,她正在排练《孔繁森》剧目。高高的个儿,苗条的身材,纯正的黄梅戏道白,让大家一眼相中了她。听了罗田县委、县政府和县文化局如何重视发展振兴罗田剧团的情况介绍后,当时年仅19岁,热爱黄梅戏的梁慧敏被他们的诚恳邀请所感动。
当年10月,梁慧敏做通父母工作后,只身来到罗田县黄梅戏剧团。在听她的唱腔和看她表演时,时任分管文化的罗田县副县长杨建军大加赞赏:“这个好苗子,唱腔纯正,身段优美,是个难得的人才!”当场办完人才引进手续后,梁慧敏开始了异乡的生活。
1999年,26岁的彭国留也被罗田县黄梅戏剧团引进。那时,本就熟识的他们相聚在一起,心里很是激动。同样的爱好,同样的异乡漂泊,让两个年轻人的心靠近了。他们约定,一定要让黄梅戏在山区罗田发扬光大。
当时,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经费不足,每人每月只能领到150元的工资。这么点工资不说购买生活用品,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很多剧团学员看不到前途,相继离开了剧团。在这种情况下,彭国留和梁慧敏没有丝毫动摇,从不后悔丢掉家乡优越工作来到罗田过着贫寒的生活。他们坚信,在罗田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剧团一定会发展壮大。他们选择了坚守,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份梦想,不愿放弃。
辛勤付出 只为事业快起步
时隔一年,一份考验又摆在了他们的眼前。
2000年,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在英山举办。罗田县决心打破前三届无戏参赛的局面,在市文化局推荐来的导演选择下,彭国留和梁慧敏都在参赛剧目《春哥传》中扮演角色。
而在这关键时刻,彭国留的父母却有意让他们完婚。是遵从父命,还是继续排练?一道难题摆在了两人面前。但很快,强烈的事业心让两个年轻人选择了后者。他们动情地对父母说:“我们俩都是学艺术表演的,来自同一所学校,又都被罗田剧团引进。我们所作的贡献离罗田人民的期待还相差很远。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做出成绩来报答罗田县委、县政府和文化局对我们的厚爱。这个时候结婚会影响我们事业的发展,影响我们艺术的升华和提高。”看到两个孩子远离故乡,为了打拼事业的一片痴情,父母没有强求。
为赶时间,剧团进入封闭排演。为了把每个动作做得尽善尽美,他们放弃休息时间一起排练。虽然脚上带了护膝,但梁慧敏一双膝盖还是磨破了皮,鲜血直流。每天上午的排练结束,别人都在食堂吃工作餐,梁慧敏则抓住一点空余时间反复练唱,力争把导演讲解的人物情感和心理状态表演得体到位。随着排戏的时间不断增长,梁慧敏的身体一天天消瘦,原本苗条的身材变得更加虚弱。
2000年9月,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在英山开锣,参赛演出的梁慧敏拖着病体赶到英山。当时的文化局长看到瘦弱的她,深感忧虑,随即派人到英山医院买来一盒葡萄糖和参须,让她在演出前口服,防止在演出时昏倒在舞台上。
一份艰辛,一份收获。16年未曾排练一场大戏的罗田黄梅戏剧团,终于在此届艺术节上拿下了演出综合一等奖。剧团还被组委会称为“冲出的一匹黑马”,梁慧敏也首次在大赛中荣获个人演出二等奖。
此后,彭国留的事业也在快速发展。2005年,32岁的彭国留被组织提名,经剧团职工投票,当选为剧团团长。而在这一年,他们也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作为一团之长,一家之主,彭国留重担在肩,深深的责任感让他丝毫不敢松懈。
以前的演出,剧团都是聘请外地人创作,唱与罗田无关的戏。彭国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借2007年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在武穴举办之际,找本县创作人员编写宣传罗田历史名人的戏,挖掘罗田历史人文资源,推介罗田历史名人,提高罗田对外的知名度,提升罗田旅游品牌。方案一定,他立即出马,聘请两位罗田业余戏剧创作人员,创作《万密斋传奇》剧目。
为了完成这个提升罗田旅游品牌的重要任务,彭国留带领全体职工日以继夜地排练。真诚打动了领导,刻苦赢得了荣誉。罗田黄梅戏剧团创作排练的首部大型古装黄梅戏《万密斋传奇》,在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上一举夺得综合演出金奖。时任湖北省文化厅厅长蒋昌中在颁奖大会上表扬,“罗田县参赛的剧目《万密斋传奇》是一部宣传罗田、展示罗田、推介罗田、提升罗田的好作品”。
推介故乡 大别山上勤放歌
在到罗田的几年时间里,彭国留和梁慧敏夫妻深深爱上了这片热土。如果说安徽怀宁是他们的第一故乡,那罗田县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为之奋斗一生的第二故乡。
2008年,为配合旅游工作,罗田县政府要求打造一台具有罗田原生态特色的大型歌舞《大别山放歌》。县文化局把创作排练《大别山放歌》的主要任务交给县剧团,全县组织了130多人在剧团礼堂内进行全封闭排练,全体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日程安排都需要团长彭国留一个人操心。当时他的孩子小,加之爱人梁慧敏又是《大别山放歌》剧组的主要角色,为了全身心的投入排练,他顾不得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自己省吃俭用,请来保姆照料小孩,保障整个剧组的排练不受影响。
通过3个月的封闭排练,2008年国庆期间,《大别山放歌》在罗田人民会场正式上演。一台罗田有史以来规模宏大,具有较强原生态特色的《大别山放歌》正式演出。演出中掌声经久不息,各种民间小调,各类民俗风情一一在闪烁的彩灯下展现。晚会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共同祝贺这台为配合旅游而打造的《大别山放歌》首演成功。
而梁慧敏也不甘落后,2009年,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9月份在黄州举行,彭国留组织创作,梁慧敏担任女主角的《香草》剧目再次荣获综合演出金奖,个人也荣获表演金奖,为宣传罗田旅游和农特产品再次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年初,罗田县政府要求将《大别山放歌》改为精装版,为配合旅游作常态性演出。接到这个任务后,彭国留邀请文化局分管领导走访老艺人,召开《大别山放歌》剧本修改研讨会,听取各方面意见,按照修改意见保留了原精华部分,减去了观众不认可的片段。两个多月的时间,精装版《大别山放歌》写出了新的脚本,为其后的成功排练打下了基础。
当年10月份,在大别山黄冈旅游节罗田分会场上,《大别山放歌》精装版的演出,不但没有丢失原有的民间文化特色,没有改变民俗风情的原貌,内容和表演形式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跨进了一大步。难怪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观看后拍手叫绝,“想不到罗田有这样高水平节目”,并强调在省人大会召开时,邀请《大别山放歌》剧组去武汉洪山礼堂演出。
虽然自己是安徽人,但彭国留和梁慧敏夫妻怀着对罗田的感恩之心,处处尽自己最大力量投入到建设罗田、宣传推介罗田工作中。2009年,彭国留克服重重困难,投资30多万元改建了剧团小礼堂,让装饰一新的黄梅戏会馆呈现在省、市领导面前,打破了接待上级领导来罗田无演出活动场地的局面。在黄梅戏会馆装修竣工开业后,他却病倒在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事业的热忱,彭国留终成正果:罗田县黄梅戏剧团连续四届荣获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金奖;2006年,剧团党支部被湖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09年被省文化厅授予“百团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先进集体”,连续六年受到县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的表彰。彭国留个人也多次评为省文化厅和市文化局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他们夫妻举案齐眉,共同为罗田县的文化旅游事业作贡献,为罗田的经济发展立功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