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黄梅独自开,满树芬芳扮春色。英山县黄梅戏剧团犹如深山幽兰,在神州戏苑争芳斗艳,书写新的佳话。

精品迭出香满园

在湖北黄梅戏七艺节上,古装黄梅戏《布衣毕昇》好评如潮,荣获多项大奖。这是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又一成功剧目。

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已走过了近60年风雨历程。改革开放以来,这枝深山戏苑“报春花”,绽放出串串艳丽的花蕾,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出出舞台精品。

从1984年现代黄梅戏《换子记》到1987年现代黄梅戏《银锁怨》,开启了英山县黄梅戏发展春天的序幕,荣获湖北省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奖”,首次进京演出,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

在随后的创作演出实践与探索中,英山县黄梅戏剧团相继推出了《深宫孽海》、《拆不散的冤家》、《天堂梦》、《春到江湾》、《天职》、《百丈崖的女儿》、《布衣毕昇》等11部黄梅戏精品,先后获得了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数十项戏剧创作演出大奖,走上了央视等荧屏,走向了全国观众,创造了“两年一台戏,台台是精品”的奇迹,巩固和发展了英山县黄梅戏在神州戏苑的重要地位。

创新催生花常艳

常言道:月无四季圆,花无百日红。英山县黄梅戏剧团这朵深山的文化奇葩却在市场历练和洗礼中,愈发璀璨艳丽。其旺盛的活力在于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弥新。

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始终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方针,一手抓创作一手抓人才,立足基层,紧跟时代,逐步形成了生活气息浓郁、舞台呈现清新、贴近时代潮流的艺术风格。

陈备武,英山县文化局党总支书记,一位“老黄梅戏人”,说起英山县黄梅戏发展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一台好戏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剧本。他说,为了精心打磨剧本,创作人员各抒己见,常常为了一个情节、一句唱词争得面红耳赤,在一次次的敲打磨合中,成就了剧本的过硬品质。

在英山,有一批充满热情的业余戏剧创作爱好者,他们满怀激情,乐此不疲,形成了一支难得的本土创作团队。只要有像样的创作灵感和作品毛坯,县文化部门就会请他们“出山”,住进简陋的招待所和农舍,合力攻关,直至打磨成精品。一出出黄梅戏精品佳作就是这样炼成的。

戏剧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物质作后盾,黄梅戏创作和演出同样如此。英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用于支持黄梅戏发展的财力有限。“仅靠财政力量杯水车薪,英山的黄梅戏发展难有作为。”英山县文化局局长段如意说,“我们的办法只有一个:‘借梯上楼,借水行船’。”

好一个“借”字,巧“借”机遇,“借”靠山、“借”名导、“借”编剧、“借”名角、“借”市场……“借”出了一方宽广的天地和丰厚的回报——

2000年,借助《小楼风雨》获奖契机,与省纪委联合推出反腐倡廉专题晚会,演出100场次;

2002年,借力省财政厅,合力打造大型现代黄梅戏《春到江湾》,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5年,借靠省国税局,联合创作演出了现代黄梅戏《天职》,演出收入50多万元,并在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上摘得了11项大奖;

2009年,借智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创作演出了古装黄梅戏《布衣毕昇》,不仅唱响了“毕昇”文化品牌,还培养了一批黄梅戏新秀……

植根沃土自芳华

艺术只有深植于民间丰腴的土壤,才能富有长久的生命力。

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像质朴的春草,吮吸大山丰富的文化营养,服务和回馈普通民众和戏迷,因而,她更具鲜活的生命力。

建团以来,秉承“两为”方针,扎根基层,面向农村,每年下乡演出200多场次,传承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泥腿子是她的忠实“粉丝”,普通市民是她的铁杆“票友”。

《布衣毕昇》从七艺节载誉归来,到10月14日在县城连演了8场,场场爆满。一位老伯连看了5场,过了一把黄梅戏瘾。

“今年年底前,团长虞万能将带领剧团人员到海南、广州、北京等地,为英山籍人士和打工人员慰问演出。”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党支部书记余斌向记者透露了他们近期的“行动计划”。

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已成为英山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成为文化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除了日常创作演出外,还承担着英山县“茶叶节”、春节文艺晚会等专业节会的编创演出任务,为众多的观众奉献了一台台精神文化大餐。

百花争芳竞风流,戏苑斗艳展风采。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因其突出的成绩和贡献,先后获省市县“文明单位”、“湖北省文化先进单位”、“全省百团下乡演出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湖北黄梅戏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