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归根究底是自身艺术价值的提升,除此之外一切形式的繁荣都是无意义的虚假,不提升艺术价值而单纯的扩大受众,适应形式最终难以抵挡历史浪潮,在历史的浪潮中虽能逞一时之强,最终难逃灰飞烟灭的结果。

世上任何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在发展中都会出现两个派别:一个是守旧一种是革新。艺术如此,黄梅戏自然也如此。守旧派,注重“地道”更或者说是原汁原味这种观点虽不完全正确,但也不可完全否决。就如一杯咖啡,原汁原味自然不好喝,但若过多的添加作料使其不成为咖啡自然也不行。黄梅戏要革新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之革新,革新后的黄梅戏可以摆脱窠臼升华形式,但无论如何革新,黄梅戏必须还是黄梅戏,“她”的本原“她”神韵不能变。黄梅戏向其他剧种以至歌剧音乐剧的借鉴可非常可取,海纳百川有容及大。但有一点要注意借鉴不是模仿。曾记的有一位文艺家曾说过“学我者生,仿我者死”不管学习什么,借鉴什么,都要保证是以黄梅为以其他为用。

黄梅戏的另一个派别就是革新派。革新自然是好的,但革新者会犯二个错误。一是追赶时尚新潮,我们国家的一些民歌革新者已经犯了这样的错误,黄梅戏也有一些剧目走了这样的弯路。革新者不是弄潮儿,艺术的革新是发展而不是追赶时尚玩弄新潮。这一个错误应该说是值得原谅,走没有路的路,难免会迷失。第二个错误,就是发展的最大一个误区即为适应的革新,为适应一时的大众需要而不顾艺术自然的规律自身发展规律,以此进行的革新必将是艺术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当然艺术作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她”必须适应“她”赖以生存的社会。可适应社会不等于迁就社会依附社会。社会有小道更有大道,有不可言潜规则小定律,但更有天理昭昭大规则大道理。有人曾不让我跟他讲大道理,我不仅问他如果连大道理都不讲还有什么小道理可讲。适应社会是适应长久的大道理而非不可告人的潜规则。艺术的发展规则或生存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艺术自身的价值,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法门。哪些为了适应社会适应观众群体的发展必将在历史的浪潮中烟消云散,甚至会成为艺术史上的笑柄,艺术史上的污点。真正的艺术是在指引观众指引发展为历史掌舵,而非迁就观众迁就社会随波逐流。

有人说黄梅戏一百年前,还是草根文化乡野艺术。如果已脱变成为高雅艺术,成为阳春白雪的东西是不是有点忘本?对此我们不妨以一个人来说。明太祖朱元璋,他是忘本了呢?还是光宗耀祖了呢?盼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希望。看到黄梅戏今天的辉煌,我们的黄梅戏先人如何能不感到欣慰为我们骄傲呢?黄梅戏提升艺术价值走高雅之路艺术之路没有错,如果黄梅戏守着一百年前的娱乐性质供人嬉笑玩乐,不肩负起文化使命,不提高其文化价值。纵然能逃的过历史,最终也只不过是这历史上的一场闹剧,为君子所不齿。

当今社会讨好大众,谄媚流俗艺术太多了。可黄梅戏依然不惧寂寞不怕风雨,坚守着自己纯洁,不放弃自己的高度,为思考人生拷问灵魂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很多黄梅艺术家都说“要耐的住寂寞耐的住清贫”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精神。她们是人类灵魂的导师,是人类思想的领航者。

黄梅戏的发展说的再多,无非是提高自身的艺术价值,保持艺术的自律性。拷问灵魂思考人生向人类思想的深处挖掘。创造人类灵魂所向往的美,把人类带向美的天堂。作文学艺术而不为商品艺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