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网 4月22日摄影报道: 4月22日沪剧《邓世昌》2016高校巡演迎来了第7场。建于1961年可容纳3500多人、被誉为“远东第一跨”的同济大学大礼堂,座无虚席,来自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师生们济济一堂,以他们对于戏曲的痴迷之情欢迎“致远舰”的将士们。
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建校史的全国重点高校,同济大学历来注重学生人文修养的陶冶,培育出一大批具有浓烈人文情怀的科技工作者,将专业的精进和艺术的灵气完善结合,为城市建设发展增添浓重的智慧笔墨……在文化教育方面,同济大学先后将昆剧、京剧、话剧等引入校园,学生们对于传统戏曲并不陌生,但对于来自天南地北的莘莘学子,沪剧还是十分新鲜的剧种,因此,他们大多带着好奇的心情走入大礼堂。
采访中,来自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的学生表示,几乎是看着字幕观完全剧,但沪剧音乐的柔美和时尚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嗲”可能是对该剧种艺术风格的最好诠释。同济大学目前的学生社团中,已成立了“沪语社”,学生们有意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上海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十分希望沪剧院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们接触沪语和沪剧艺术,融入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承“同济人”的艺术文脉。
来自浙江的学生表示,自幼受家庭影响而喜欢越剧,虽说第一次聆听沪剧,但毫无语言障碍,静静地观赏完《邓世昌》,感觉十分震撼,自己的心情与邓世昌、刘步蟾、丁汝昌等人的命运而潮起潮落,在朝廷腐败、战友沉沦时,邓世昌始终坚持的爱国情怀对于当代青年有着强大的现实教育意义。在人物塑造方面,学生们认为,这个邓世昌既是一位报孝国家的好将领,也是一位慈善多情的好丈夫、好父亲,人物形象十分丰满,体现了编、导、演的集体智慧和才华。同时,他们感到,可能受到场地环境的约束,整个舞台的视觉冲击、舞美呈现略显不足——诚如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所言:“沪剧不仅要走出去,主动进入校园向师生普及沪剧知识;同时更要请进来,邀请更多的师生走进剧场,在艺术殿堂中真正得以熏陶和提升修养。”
作为全剧的核心人物,“邓世昌”朱俭十分看重高校巡演的每一场演出,十分关注师生们的各种反映。采访中,朱俭讲,“高校巡演的每一场演出都十分‘嗨’!如果说‘逸夫’演出,自己是用心呈现邓世昌这一艺术形象的话,那么高校演出,自己则是用心使邓世昌与师生们进行对话,虽然可能有语言障碍,但相信艺术是相通的,它能架起台上台下心灵的交汇,从而呼唤起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共同思索沪剧发展的未来。”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世济天下——这正是“致远舰”的强国之梦!
作者:阿仪叔叔 摄影: 雅 仕 摄像制作: 浦新微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